"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次在香港举办

11月3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次在香港举办,以创新理论凝聚思想共识,以国情教育深化青年认同,为香港繁荣稳定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力量。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次在香港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6 20: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6日电 11月3日,"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首次在香港举办,以创新理论凝聚思想共识,以国情教育深化青年认同,为香港繁荣稳定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联合主办,香港教育大学师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各界校友代表、媒体代表等近千人参加活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致欢迎词。

林尚立表示,"陕公大学堂"承"陕公"之名、扬"陕公"之魂,本次香港首讲,是人大与教大携手为香港打造的思想文化盛宴,旨在推动青年深入认知国家发展成就,将个人成长融入香港与国家发展大局。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抗日烽火中铸就了"赤脚走天下、赤拳打天下、赤心为国家、赤诚为人民"的精神,"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希望"陕公大学堂"立足历史、面向未来,传承精神血脉、汇聚思想力量、共筑家国认同、赋能湾区发展,为内地与香港青年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在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为香港繁荣稳定注入持续动能,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李子建表示,"陕公大学堂"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推动中华文化思想及学术研究成果在港传播的重要平台。它聚焦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致力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以及中国内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今天"陕公大学堂"首次走进香港、走进教大,人大顶尖的经济、金融、环境等领域的知名学者更亲临教大讲授、与师生互动,这是人大与教大两校携手在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才培养、共创教育创新典范的一大里程碑。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香港新型工业化金融赋能路径——从国际金融中心到全球科创资本枢纽》为题演讲。他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香港,应利用海量资本池和法治完善、资金自由流动等制度优势,构建"科创+资本+服务"的新型产业生态,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早期资本、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接力机制、离岸绿色融资与双币结构创新这"三大抓手"赋能金融发展,政策、市场、投资者三方协同,实现法治环境和人才要素的完善与优化,与内地产业链深度链接,完成从传统国际融资平台到全球科创资本枢纽的跃迁。

圆桌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蓝虹,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教授(实践)曾宝强围绕"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香港引领亚洲可持续金融发展的战略机遇"主题进行研讨,就绿色金融如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全球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对绿色金融的撬动效应、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学系副教授谭伟强主持。

开幕式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剧团带来精彩暖场演出《天女散花》《定军山》《霸王别姬》《沙家浜》。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整合各领域专家力量,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读阐释,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前沿思想、促进交流互鉴、服务社会大众的"先锋"课堂。截至2025年9月,已成功举办8季共241场,覆盖线下线上听众累计20万余人。

此次香港首讲,是加强校地联动、拓展活动覆盖地域的重要突破。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以讲座为载体,深化香港国情教育内涵建设,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增强香港青少年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认知与认同;打造港澳地区首个校友终身学习及跨境公益终身教育平台,探索形成可供借鉴的跨境理论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范式,为香港繁荣稳定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