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朝天椒产业为特色发展突破口,聚焦种植、加工、销售三大核心环节,通过标准化种植夯基、集约化加工增值、多元化销售拓路的“三联动”举措,推动产业从“零星散种”向“全链融合”跨越,让小小朝天椒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乡村经济的“火红引擎”。
党建引领聚合力,标准化种植筑牢产业根基。该乡创新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组建种植合作社,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推进规模化布局,构建起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标准化生产体系。通过“支部示范引路、党员带头试种、能人牵头发展”的联动机制,将“田间课堂”搬到种植一线,党员技术骨干包户指导,全程跟踪育苗、移栽、管护、采收等关键环节,帮助农户破解技术难题。如今,全乡朝天椒规模化种植面积达8000亩,合作社覆盖农户超八成,年均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次,年产鲜椒5000余吨,实现了从散户种植到规模发展的质变。
科技赋能增价值,集约化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东西部协作、财政衔接等资金支持,该乡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成育苗大棚、仓储中心、产业路等配套设施,其中产业路总里程超50公里。同时,探索建立“科技小院”,与贵州省农科院深度合作,推广漂浮育苗、滴灌覆膜等先进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招商,吸引企业投资建成覆盖8000亩种植基地的加工体系,2座现代化烘干中心、加工厂及2处仓储冷链设施投入使用,可满足辣椒烘干、分选、包装等全流程加工需求,加工转化率提升至60%,实现了从“原字号”鲜椒到“制成品”的价值跃升,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
多元渠道拓市场,订单化销售畅通致富路径。为破解销售难题,该乡建立“订单化”收购联农带农机制,与重庆、湖南、四川等省外市场主体签订长期保底收购协议,2024年订单销售量占总产量的80%,实现“以销定产、稳价保收”。在加工区布局便民收购点,提供“称重—仓储—结算”一站式服务,确保鲜椒采摘后3小时内进入加工环节,运输损耗率降低约30%,让农户实现“即采即卖、当天结算”。针对老年种植户、边远地区农户,推行“上门收购+价格托底”暖心服务,有效增强农户种植信心。目前,该产业已吸引12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200余名60岁以上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陈令芝|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