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个深秋的日子,因被赋予敬老感恩的内涵,而显得格外温润厚重。2025年10月28日,北碚区紫气东来山庄暖意融融,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一场名为“银龄添彩,悦享重阳”的温暖相约在此上演。在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钟前元及相关院团领导的陪伴下,四百余位来自市级转企改制文艺院团的离退休老同志,如同赴一场家人的聚会,共话往昔,同赏秋光,让这个传统佳节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与敬意。
重阳的底蕴,在于“孝亲”,更在于“感恩”。本次活动,正是以此为核心,用一场精心编排的、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仪式,向将青春奉献给舞台的老艺术家、老同志们,致以最深情的礼赞。
活动的温度,首先体现在思想的同频与精神的传承中。在政治理论学习环节,老党员们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离退休干部党员网络行为规范有关要求。在工作通报环节,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李登水同志向老同志们通报了年度重点工作进展,并进行了形势政策教育,确保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在座谈交流环节,当青年党员与白发前辈并肩而坐,聆听他们讲述过去的奋斗,分享今天的感悟,那份对事业的忠诚与担当,便在眼神的交汇中完成了无声的传递。
重阳的舞台,理应是他们重返高光时刻的地方。餐叙时的文艺演出,每一个节目都饱含着对长者的敬意与关怀。当《经典歌曲联唱》的旋律响起,台下许多老人轻声跟唱,眼中有追忆的光;当非洲鼓《青春舞曲》敲出激昂的节奏,看到的不是年迈,而是永不褪色的青春活力;孙志芳老师的京剧《杜鹃山》一开嗓,便是穿越时光的经典回响,那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艺术荣光;反诈小品在笑声中送上贴心守护,手风琴弹唱流淌着岁月韵味,旗袍走秀《玫瑰也曾温柔过》在台步中踏出“为霞尚满天”的从容;最后,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响起,合影的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何尝不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最生动的图景?
游园区的热闹,则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老同志们猜灯谜时的凝神思考,套圈成功时的孩童般欢呼,投壶时同伴的加油鼓劲……这些延续千年的古老游戏,在今天成了连接代际的桥梁。年轻的工作人员手挽着老人,一边讲解习俗,一边闲话家常。这一刻,尊老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温情的陪伴,更是文化在笑语欢声中的“双向奔赴”。
而这份温暖,最终落于对长者最实在的关怀——健康。中医问诊区,医生耐心望闻问切,一句“您身体硬朗着呢”是最好的节日祝福;预防脑卒中的讲座里,是“愿您安康”的殷切叮嘱;从随行的救护车到为腿脚不便者准备的贴心设施,再到工作人员“一对一”的悉心搀扶……每一个细节都在轻声诉说:您的安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这份周全的守护,正是重阳“祈寿延年”古意最温暖的现代表达。
此次温暖的重阳之约,是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日常深耕老龄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打造为老服务品牌的久久为功,继2024年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被市委老干局评为“全市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示范点”后,2025年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老党员之家”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老党员之家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艺润万家”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入选全国老龄办“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以此活动为笺,写下了对中华传统美德最真挚的传承,对银龄长辈最深厚的敬意,成功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组织关怀的温度与时代精神的高度融为一体。未来,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引导、服务银龄群体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用心用情为老同志服务,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更多文艺力量,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图景,在每一位长者的笑颜中,熠熠生辉。(图片由重庆艺员管理培训中心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