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不是万灵药 欧洲在审慎对话中寻求战略自主

关税不是万灵药 欧洲在审慎对话中寻求战略自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8 03: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0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再度抛出关税言论,宣布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并称将视中国的进一步行动而定是否更早实施加征关税。

这令全球金融市场措手不及,当日华尔街及欧洲主要股市震荡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两大经济体可能重陷贸易摩擦的严重担忧。

仅仅48小时后,美国总统的态度似乎又有所缓和。周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美国想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

这一反转再度凸显出特朗普政府倾向将关税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通用工具”,其经贸政策充满不确定性。

就在上月,特朗普曾呼吁北约和欧盟对中国及印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但欧盟方面保持克制,显示出欧洲无意复制美国的关税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华盛顿的关税胁迫正促使欧洲重新评估与美国的政策协同,因为一味迎合美国的保护主义立场,可能损害欧洲的经济利益,并限制其战略自主空间。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董事会主席迈克尔·舒曼(Michael Schumann)表示:“欧洲的谨慎反应反映出日益增强的经济现实主义。欧洲的许多产业,尤其是德国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而中国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德国企业一贯反对保护主义,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对欧洲而言,盲从华盛顿的要求将削弱自身利益。对话而非对抗,才是维护繁荣的根本。”

舒曼指出:“战略自主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正成为现实政策。这并非意味着与美国疏远,而是基于欧洲自身利益行事。拒绝简单追随美国的做法虽有短期风险,但能带来公信力、平衡性与政策的独立性。”

他强调,欧洲正试图以自身的产业与贸易逻辑制定政策,而非受制于政治阵营。

与美国不同,欧盟的关税政策与制裁措施遵循不同的逻辑。而任何关税政策出台前,都需27个成员国协调一致,主要被用于应对“不公平竞争”。

最新的例子是欧盟委员会在10月7日公布的一份保护欧盟钢铁行业的提案,计划大幅下调钢铁免关税进口配额,并对配额外进口钢铁征收50%的关税。

欧盟贸易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表示:“欧盟贸易秉持公平、基于规则的竞争原则。这一措施将帮助欧洲钢铁行业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实现公平竞争。我期待通过世贸组织框架,与主要贸易伙伴就此展开磋商与谈判。”而该提案仍需欧盟成员国及欧洲议会审议,最早将于明年6月生效。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简军波指出,欧盟钢铁关税措施反映了欧洲内部保护主义的上升,但这并不直接针对中国。

“欧洲经济已受到特朗普此前关税政策的冲击,欧盟不会希望再与中国开启新一轮关税战。”简军波说。

他指出,欧盟内部对华立场存在差异:“德国等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不愿看到中欧关系恶化;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加重视与中国的政治沟通。”

南欧和东欧国家,如西班牙、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则将中国视为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重要投资来源。

“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布鲁塞尔难以形成统一的强硬立场,也解释了欧盟为何更倾向‘去风险化’而非‘脱钩’”,简军波说。 “中欧经济联系如此紧密,‘脱钩’几乎不可能。”

目前,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欧盟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东盟。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达7320亿欧元(约合8469亿美元),欧盟贸易逆差为3058亿欧元。

总部位于上海的Tidalwave Solution合伙人卡梅隆·约翰逊(Cameron Johnson)指出,欧洲国家希望妥善处理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但“与美国不同,欧洲在对华关系中有更多利益需要维护”,包括欧洲企业准入中国市场以及吸引中资来欧洲投资。

他说:“加征关税是非常痛苦的一种解决方案,而且往往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约翰逊在中国多个行业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他指出化工、汽车和制药是欧洲企业在华投资最活跃的三大领域,中国企业为欧洲公司提供了大量中间产品与零部件。

据智库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数据,2024年中国对欧盟及英国直接投资达100亿欧元,同比增长47%,欧洲吸引了中国在高收入经济体投资总额的53.2%。

这一增长部分源于中美紧张局势导致的资金转向。自特朗普今年2月签署行政令,限制中国在美国科技、关键基础设施及能源领域投资后,这一趋势在2025年一直延续。

约翰逊表示,美国希望欧洲在对华贸易中“坚守阵线”,尤其在半导体领域。但欧洲也在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如果美国在技术限制上向中国作出让步以换取回报,欧洲也可能采取类似做法,与中国实现对等安排。”他说。

尽管如此,欧盟仍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高睿汇能(Gerrha Global)咨询公司总裁博克睿(Craig Burchell)指出,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阻止荷兰ASML公司向中国出售制造半导体的关键设备。

这位常驻布鲁塞尔的国际法与政策专家表示:“欧盟寻求战略自主是正确的,因为全球稳定需要三大支柱——欧盟、中国和美国——携手合作,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但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政策使得美欧关系日趋紧张。

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丁纯指出,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反复立场、提出“吞并格陵兰”以及威胁将西班牙逐出北约的言辞,都动摇了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在跨大西洋联盟内部造成裂痕。”丁纯说,“从贸易到安全,欧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美国‘去风险化’。而在对华关系上,欧洲显然不想成为华盛顿的‘棋子’。欧盟既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也不希望被边缘化。”

中欧美全球倡议(China-Europe-America Global Initiative)创始人高大伟(David Gosset)指出,中国正在推进经济模式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这确实给欧洲带来新的竞争。

他表示:“尽管挑战重重,但双方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中欧在多边主义和气候变化等领域有广泛共识,这也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欧盟与中国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坚持战略自主,聚焦务实合作。这不仅能深化双边关系,也有助于弥合不同经济体与地区之间的裂痕,推动全球共同进步。”戈塞特说。

(中国日报欧洲分社记者 邢奕)

【责任编辑:杨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