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大喇叭”响遍乡村 传政策树新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6 16:4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6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父老乡亲们!垃圾进桶放,环境美十分;垃圾随手扔,子孙埋怨咱……”清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各村的应急广播准时响起,熟悉的乡音伴着清脆的喇叭声,把惠农政策、卫生倡议送到村民耳边。如今,这一个个“大喇叭”已成为该镇传递政策、整治环境、培育文明乡风的“声”力军。

“大喇叭”是惠农政策的“直通车”。沙堰镇安排专人梳理医保缴费、粮食补贴等政策要点,用方言翻译成通俗直白的“大白话”,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循环播报;遇到突发天气或临时政策调整,还会即时加播提醒,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政策、享受福利。“以前政策靠传单,老人看不清,现在喇叭天天讲,一听就明白!”吕营村村民吕大叔说。

“大喇叭”是环境卫生的“宣传员”。针对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问题,广播里不仅播报环境卫生整治要求,还会分享各村的清洁妙招,比如“厨余垃圾变肥料”“家禽圈养讲卫生”;同时督促村民整改脏乱点位,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清扫、道路保洁,让村容村貌越变越整洁。

“大喇叭”是文明乡风的“传播站”。镇里定期在广播中播报村规民约、孝老爱亲典型事迹,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铺张浪费;逢年过节还会播放家风家训、文明过节提醒,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如今,沙堰镇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礼仪,文明乡风在“声”入人心的宣传中逐渐浓厚。

沙堰镇通过应急广播“大喇叭”,让政策有了“温度”,让环境有了“颜值”,更让乡风有了“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声”动力。据介绍,沙堰镇将继续丰富应急广播的内容形式,结合村民需求增加农技知识讲解、文化故事分享等板块,并联合村干部、志愿者收集村民反馈,动态调整播报内容与时段,让“大喇叭”真正成为贴近村民、服务村民的“贴心伙伴”,持续为乡村发展赋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