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佳作致敬电影诞生

多部佳作致敬电影诞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11:26
2025-10-16 11: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895年,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拍摄一系列纪实类短片并在巴黎的一家咖啡店放映,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130年后,为致敬电影艺术诞生,2025年国家图书馆纪录片展映季于日前正式启动。

活动开幕式上,知名电影导演、演员查理·卓别林的孙女卡门·卓别林执导的纪录片《卓别林:流浪之心》与观众见面。通过独家采访、家庭影像与电影片段,该片以诸多未曾公开的影像以及家人的亲密回忆资料等内容,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立体的卓别林形象。

放映结束后,现场嘉宾和卡门·卓别林一起与观众进行分享交流。他们结合卓别林的经典作品,介绍了卓别林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卡门·卓别林还与观众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心路历程。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表示,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库,履行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纪录片作为珍贵的纪实影音文献,对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建设、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图书馆自2012年启动中国记忆项目以来,至今已征集纪录片286部、视频544集。通过开展优秀纪录片展映活动,国家图书馆正在不断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边界,更好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宗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表示,纪录片是一种公共文化传播形式,和图书馆的特性完全契合。约翰·格里尔逊作为纪录片一词的创造者,很早就提出要在图书馆系统发展纪录片,并将其付诸实践。如今,影像成为继文字和图片之后的新文献类型,是图书馆未来的“档案”和“图书”。

本次国家图书馆纪录片展映季陆续放映《卓别林:流浪之心》《了不起的巴斯特》《最后的山神》《白马姐妹》《南侨机工》《百年巨匠》等12部国内外纪录片佳作。其中4部为世界影坛重要影人的传记作品,通过回顾他们的过往,向电影艺术致敬。其余影片则涵盖人文纪实、历史传承等多元主题,为观众带来丰富的纪录片盛宴。

据悉,本次展映季将持续至11月下旬。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