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在完成前期物料采购与屋顶清理工作后,全面进入测位划线、底座安装关键阶段,为后续光伏板组装夯实基础,全力冲刺早日投产见效,为地方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一处屋顶上,工作人员手持专业仪器,细致开展屋顶平面数据采集、标记与测绘画线工作,确保后续光伏组件精准安装;同时,大家借助杠杆原理协同搬运水泥墩子,为设备承重安全筑牢防线。另一处屋顶上,施工团队聚焦核心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焊接光伏支架底座,以稳固基底保障光伏板安全安装,各环节有序推进,彰显项目建设 “加速度”。
“由我公司规划建设的余庆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整体规模成效显著,总投资约1.76亿元,设计总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45兆瓦,当前正推进的是项目一期工程。”余庆县工发集团副总经理王梓轩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白泥、龙溪2个乡镇,主要利用工商业标准厂房和公共建筑屋顶展开建设,有效安装面积达19.33万平方米。项目采用630Wp的单晶硅BAPV智能光伏瓦,将建设45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配套建设变配电设备、光伏建筑工程、厂房加固工程。根据装机容量与铺设地点,项目划分为10个标段,累计将安装光伏组件75428块,整体建设周期预计1年。
项目于2025年9月初开工,计划2025年12月30日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4000万度。与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省燃煤,并大幅减少CO、SO₂、CO₂、氮氧化物、烟尘、灰渣等污染物排放,其中首年CO₂减排量将达26032.27吨,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在运营模式上,项目同样颇具亮点。“后期我们将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园区内企业优先使用项目所发电量,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当用电量超出企业用电需求时,多余的电力将接入国家电网,实现电力整合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 王梓轩表示,这种模式既保障了企业用电,又能为国家电网补充清洁能源。
项目的推进,不仅将助力余庆县区域低碳转型、改善空气质量,还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双赢”,为贵州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余庆力量。
(李宁 刘春|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