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8日电(记者赵磊)换单放货是航运贸易的重要一环,其效率直接影响航运贸易全链条流畅运转。记者日前从航运贸易数字化合作创新联盟获悉,航运贸易区块链网络电子换单放货公共服务日前正式上线。依托自主领先的区块链技术,该服务支撑港口、船公司、船舶代理企业等高效对接,货物进口提单换单、港口放货等业务时间由“天”级缩短为“分钟”级,全程安全可信存证。全国60多个主要港口、2300多家主要船舶代理企业、超3亿吨净载重量船队将获益,跨境贸易效率大幅提升。
在航运贸易中,进口货物抵达港口后,货主或其授权的货运代理企业通常需向船舶代理企业提交换单申请,船舶代理企业将提单换成提货单并通知给港口后,货主或货物代理公司才可以到港口进行提货。此前,船舶代理企业和港口之间主要采用点对点的对接模式,由于各港口的系统接口标准存在差异,所以船舶代理需要一一对接适配,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此外,由于缺少贯穿全程的可信数据存证,一旦遇到纠纷,双方往往面临举证难的问题。
航运贸易数字化合作创新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航贸链电子换单放货公共服务以我国自主领先区块链底层技术为支撑,一方面接入权威分布式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可信身份协同,避免用户重复注册身份;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实现多方之间的业务高效协同,电子换单放货流程中涉及的船东业务系统、电子提单系统、船代换单系统、港口放货系统可以依托航贸链实现“一点接入、全面互通”。同时,该服务将业务流程关键操作信息上区块链存证,一旦出现司法纠纷,相关信息就是可信证据。
航贸链电子换单放货公共服务上线运行以来,一批航运贸易头部企业已经获益。招商局集团丝路云链平台首批通过该服务实现了与上港集团对接,基于该服务可以快速低成本实现与其他沿海、沿江港口的对接,大幅提升了航运机构间系统对接效率,整个换单放货耗时从过去的1天左右,缩短至仅需10分钟左右。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港口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货物吞吐量53.9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2亿标准箱。航贸链电子换单放货公共服务的运行,将大幅提升我国跨境贸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