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备受瞩目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六枝至安龙)高速花江峡谷大桥通车,标志着六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度625米,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梁高度居世界第一。
在这一世界级工程背后,有着“长顺制造”的印记。来自长顺经济开发区广顺产业园区的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专业的服务保障,成为花江峡谷大桥建材的重要供应商,为大桥定制生产平联、腹杆、次横梁、纵梁等关键部件,总重达6480多吨,占全桥总重的三分之一。
花江峡谷大桥
“我们采用的是超声波探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以及设计图纸上要求的熔透深度进行控制,不允许焊缝中有气孔、夹渣、未融合、融合深度不够的情况。”负责焊缝探伤检测工作的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无损检测人员梁潇说。
2023年,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长顺,以生产制造安装钢箱梁、钢结构、非标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和压力容器为主。生产能力10万余吨,具有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多项资质及A1、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诸多许可证书。其母公司七冶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辖9个全资子分公司,先后承接新疆东方希望二期40万吨电解铝项目、重庆京宏源20万吨、瓮开高速白溪互通钢箱梁桥制安工程、马来西亚三期电解铝工程承包Ⅲ-3等众多重点项目。
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
近年来,长顺县坚定不移落实“强省会”发展战略,围绕州委“316”总体部署,坚持以特色扬优势、以改革促发展、以转型求突破,加快构建“立足长顺实际、发挥长顺优势、彰显长顺特色,更好融入省州战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9月10日,长顺县隆重召开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工业产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要求要精准把握好发展机遇,加快把长顺的“比较优势”转换为企业的“发展优势”。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长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制造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力。贵州高矿重工已斩获专利63项、“MA”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300余项,其永磁电机内装式矿井提升机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推广目录;贵州西奥轻质节能板材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与创新中心”,生产规模和技术力量均居中国西南地区前列。该公司生产的“西奥仕”建材,在业界享有胜名,产品供不应求,除了占据国内市场,还远销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竞争能力较强。
贵州西奥轻质节能板材有限公司
据了解,长顺县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在新型建材领域,培育引进企业170余户,推动建材向功能化、装配化转型,成为省会及周边建材产品供给的重要力量。2025年以来,新培育骏业新材料、兴见展科技等6户规模工业企业,在库规模工业企业达58户。同时,推进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新增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及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累计培育认定数量居全州前列。
今年以来,长顺紧紧围绕省委“三抓”头号工程,抢抓“融贵阳贵安”等机遇,聚焦“六抓双比”重点工作,以“三绿产业”(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建材)为主攻方向,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长顺县服务工业企业“顺心办”工作方案》,吸引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
贵州高矿重工有限公司
2025年以来,长顺县共签约工业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18.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型建材产业项目17个。
今年1-8月,长顺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8.11亿元,同比增长6.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1亿元,同比增长27.63%,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0.73%……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2025年长顺制造业的强劲脉动。
“下一步,长顺县将持续壮大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领域、新能源及配套三大领域优势,紧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县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长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丁彪表示。
锚定新目标,迈向高质量发展。长顺县将锚定目标、保持干劲,在新型工业化赛道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