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夏儿童福利院 见证爱与专业的守护

走进宁夏儿童福利院 见证爱与专业的守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7 17: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3日,“福彩圆梦 益路花开”全国公益宣传月宁夏会场媒体采风行首站走进宁夏儿童福利院。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直属的一类公益事业单位,这座成立于1996年的机构,不仅是全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更承载着为孤残儿童构筑爱心港湾的使命。全院现有195名工作人员为230名孤残儿童及困境儿童提供服务,此次采风活动便以此为起点,全方位探访福彩公益金与专业服务交织的温暖力量。

走进福利院,会发现其在孤残儿童的照料、康复、上学和心理疏导这些事上,做得既专业又暖心。作为全国首批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福利院党总支打造了“旗帜领航、聚爱童行”的党建品牌,科室负责人同时抓支部建设,把党组织的活力实实在在变成了管理上的效率,给孩子们的安全添了层坚实保障,实实在在落到了给孩子服务的每一件小事里。

走进儿童档案室,能看到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正在稳定运行。每个孩子都建有一份专属档案,信息跟着孩子动态更新,既保证安全性和保密性,使用的时候又方便。

按照“老档案转成数字版、新档案直接存电子档、查档案能在线操作”的要求,系统把孩子“进机构、在机构、离开机构”三个阶段的材料都收集齐了,不管是文字、图表,还是实物、照片、电子数据,全都能找到。现在,1300多卷儿童业务档案,都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

翻开这些档案,一页页成长记录、一张张生活照、一件件手工作品,不仅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点滴,也让整个儿童服务流程更完整、更有效。值得关注的是,档案室的建设和日常维护费用,都来自福彩公益金。正是这份公益力量,帮档案管理实现了现代化升级,让每一份档案都成了传递关怀的小载体。

在儿童康复中心里,康复师们正忙着给孩子们做训练。这里特别暖心的救助方式是“医保报销,福彩公益金兜底”,0到18岁的困境残障儿童,在医保报销完康复费用后,剩下的钱全部由自治区本级的福彩公益金承担,真正实现了免费康复救助全覆盖。

作为自治区“困境儿童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的承办单位,福利院每年都会拿出200万元福彩公益金,专门帮助200名困境儿童进行专业康复治疗,平均下来每个孩子一年能得到1万元的救助。

生活护理部是专门给6到18岁的重病重残孩子打造的专属的照护地方。这里还分了男孩区和女孩区,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合心意的服务。护理团队不仅仅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更上心教他们生活技能,用耐心和专业技能,帮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一步步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生活护理部还包括“官清梅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大师工作室”,算是专业力量的核心,是宁夏第一个专门做孤残儿童护理的技能工作站,领头人是民政部第一批“全国技能大师”官清梅。

对福利院的孩子来说,不只是要帮他们康复、照顾他们的日常、让他们看病有保障,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特别重要。儿童养护中心是福利院最早成立的部门之一,现在已经能把孩子的需求全顾到,包括疾病治疗、日常保健、预防传染病等。

福利院里,心理疏导室布置温馨,教室和活动区满是童趣,寝室里的摆设也处处透着细心。这些细节,都是为了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而这一切保障能稳稳落地,背后一直有福彩公益金在支持儿童福利服务事业。

记者到来时,“双色球、送你一朵小红花”公益物资捐赠仪式在福利院职工与孩子们悠扬的歌声中举行。满载爱心的物资传递着福彩公益的温度,正如福利院随处可见的细节——从康复设备到生活物资,从技能培训到医疗保障,福彩公益金的印记贯穿了儿童成长的全过程。

此次采风也让“福彩圆梦,益路花开”的内涵愈发清晰,宁夏儿童福利院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专业技能的支持,加上福彩公益金的帮助,现在把精确管理和细致服务做到了每个角落,给孤残孩子们打造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成长道路。(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康嘉欣 何芳)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