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旱地小红葱”变身富民“大产业”

宁夏同心:“旱地小红葱”变身富民“大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4 17: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种一亩红葱的收益能顶两亩旱地小麦,收入较往年翻了两番。这多亏县上引来专家人才,教我们防病、提质,现在客商都上门抢着收!”宁夏同心县田老庄乡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马进江说。

同心红葱皮薄色鲜,脆嫩味醇,营养价值远高于其他葱品,尤其耐干旱、耐低温、耐储存,相较于其他红葱优势明显,是同心县田老庄乡等旱作乡镇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先后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宁夏十大好食材”等荣誉。

为从根本上提升红葱价值,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同心县委组织部牵头促成田老庄乡深沟村与宁夏大学农学院、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成立“红葱产业人才项目工作室”,引进农业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手把手教农户辨别病虫害、优化种植密度、改良土壤肥力,从根源上破解了茎基腐病防治难题,让红葱亩产量稳步提升,品质也实现标准化管控。

同心县委组织部还推动建立“师带徒”梯次培养机制,让外来专家与本地种植能手结成帮扶对子,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将科学种植技术变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土办法”,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红葱土专家”,为产业发展留下了“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同时,依托人才团队的市场视野,协助红葱产业发展联盟拓展外销渠道、建立“联农带农”联结机制,确保技术红利、产业收益直接惠及农户,改变了过去“种葱靠天、卖葱靠等”的被动局面。

在人才赋能与组织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同心红葱迎来了华丽蜕变。2025年,同心县获评“中国生态红葱名乡”,是全国仅有的18个大葱核心主产区之一。同心红葱被纳入《中国大葱产业地图》,这标志着宁夏特色红葱产业首次登上国家级产业版图,迈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