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不让血写的事实被掩盖——日本学者森正孝重访731部队旧址

近日,日本静冈大学原和平学讲师、731部队及细菌战问题专家森正孝带领访问团一行20人,来到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特写:不让血写的事实被掩盖——日本学者森正孝重访731部队旧址

来源:新华网 2025-08-22 17: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0日,森正孝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观看自己早年拍摄的731部队原队员视频。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新华社哈尔滨8月22日电 题:不让血写的事实被掩盖——日本学者森正孝重访731部队旧址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近日,日本静冈大学原和平学讲师、731部队及细菌战问题专家森正孝带领访问团一行20人,来到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再次踏上这片饱含血泪的土地。

他们中,有退休的历史教师、纪录片导演、农业工作者,还有活跃在反战前线的市民团体成员。他们跨越山海,只为亲眼见证历史,并以行动向日本社会传递和平的呼声。

步入陈列馆,详实史料、真实影像与实物,全方位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从日本细菌战部队的组织架构、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的罪恶理论,到无数“马路大”(活体实验受害者)的惨痛遭遇,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向世人控诉着真相。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森正孝神情凝重,向访问团成员介绍展陈内容时,引用了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这句话。

8月20日,森正孝(左)和访问团成员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正如展馆所展示,731部队的罪行不仅仅是活体实验,更包括在中国多地发动的细菌战,造成了数十万中国无辜民众的伤亡。

“这是我拍的(视频)。”在陈列馆内,不少回访731部队原队员的视频,都是由森正孝拍摄,其中包括731部队运输班原司机越定男运送“马路大”的证言,如今成为珍贵史料。

森正孝说,他与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的渊源始于1985年,也就是该馆成立之时。他研究731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日本人正确面对历史。

访问团来到731部队旧址核心区域,这里曾是日军细菌战的指挥中枢。昔日森严的本部大楼依旧耸立,而其后方的四方楼——形似“口”字形的实验楼已化为残骸。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陈列馆将遗址保护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旨在让后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不让血泪的记忆被遗忘。今年恰逢建馆40周年,陈列馆正在积极筹备,争取将731部队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希望继续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内展示的人体实验报告。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森正孝回顾了自己四十余年来的抗争历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他曾因坚持在课堂上讲述侵略战争真相而被解职,但他从未退缩。他不仅走访中国多地、采访幸存的受害者,还冒着巨大风险,敲开日本老兵的家门,劝说他们直面镜头,说出当年的暴行。

森正孝坦言,自己曾收到内含刀片的恐吓信,遭遇跟踪和电话威胁。

访问团成员也纷纷发言。原广岛学院中高等学校数学教师中野胜,早在2003年就曾以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的身份从事翻译工作。他将多部中文著作翻译成日文,为日本民众了解731部队罪行提供了重要窗口。

另一位来自横滨的访问团成员高梨晃嘉,曾是一名市议员。他十年前曾来过这里,如今看到陈列馆的新变化和新科技应用,深受触动。从事与战争加害相关的展览工作多年,他希望能将最新的史料和事实传递给更多人。

森正孝强调,面对战争时期的罪行,当今的日本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揭示历史事实,将侵略战争的事实明确写入教科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青少年就无法通过学校教育了解历史,而历史的缺失将导致悲剧的重演。”

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彦君说,森正孝及访问团的到来,再次证明了日本民间仍然存在着一股坚定的反战和和平力量。这股力量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基础,更是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石。

8月20日,参观者在侵华日军第七三年一部队遗址内的“殉难者名单墙”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在本部大楼中心走廊一楼,3000块长方形黑色石碑组成“殉难者名单墙”,纪念惨遭731部队人体实验与细菌战的殉难者。访问团在此献上鲜花,表达深切缅怀。

访问结束后,森正孝说,要让更多日本人来到中国,亲耳聆听受害者的声音,亲眼见证历史的遗迹,深刻认识日本侵略战争的残酷,让日本民众的历史认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避免历史重演。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