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硝烟远逝,历史有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涌现出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无数抗战英烈。

缅怀先烈,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环球网 2025-08-21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硝烟远逝,历史有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涌现出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无数抗战英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特别设置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专区,每天也都有很多观众将手放在互动装置的屏幕上,在指定位置鞠躬或敬礼,为英烈们献花,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从1931年到1945年,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一直烧到五指山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的战争罪行罄竹难书: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而今硝烟已经散尽,但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无数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抗争。比如,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就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最后孤身一人战斗几昼夜壮烈牺牲。“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吉鸿昌,“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的赵一曼……面对着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长城。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而今英雄虽然已经逝去,但伟大精神却永世长存。从大江南北的演兵场到风雪边关的哨卡,从抢险救灾斗争一线到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一线,尽管时代不同,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英雄的赞歌此起彼伏。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些可敬的革命先烈,既璀璨了浩瀚的星空也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努力跑好民族复兴接力赛中的关键一棒是我们面临的时代重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缅怀英雄,更应让英雄成为心中永远的榜样,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甄宏)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