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接办“安全订单” 联创“单元安全”
河北省沧州市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由于区位特殊、经济活跃,当地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复杂,群众安全感曾长期偏低。近年来,在沧州市委坚强领导下,沧州市委政法委统筹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攻坚提升行动,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持续上升。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发现,沧州市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的背后,是当地服务为民理念的具体落实,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的创新探索,更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诠释。
那些订单接得“沉甸甸”
“那些路灯是眼睛,照亮了我的晚归路,也照亮了我的人生。”2024年8月,沧州市委政法委收到女大学生小张的一封来信。
彼时上高三的小张下晚自习后回家必经的一条胡同偏僻杂乱、没有路灯,父亲张先生每晚到胡同口接女儿回家。然而,张先生意外因车祸致残,无法再护送夜归女儿。
正在张先生担心的时候,他看到沧州市委政法委开展了“安全订单”征集活动,填下了自己的需求——增加胡同路灯。此后一周内,不仅胡同安装了路灯,而且公安民警还将胡同作为夜巡点进行重点把守。没了安全顾虑,小张安心学习,如愿被理想大学录取。
三年来,沧州市县两级政法委持续开展“群众安全群众提”活动,向广大群众征集“安全订单”,共入户走访、问卷调查1000余次,完成定制服务200余项,收到群众好评2000余条。
“这些‘安全订单’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期盼,更是政法机关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沉甸甸的职责使命。”沧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那些时光过得“暖融融”
“你每天清晨分享在朋友圈里那些乐观的内容,驱散了我的心理阴霾,点燃了我拼搏奋斗的信念,祝你春节愉快。”今年春节期间,沧州市委政法委科员小李收到一条暖心微信。
这位微信好友是小李购物时偶然添加的,平日素无往来。小李每日编发分享的“早安图片”传递出的融融暖意能够帮助迷茫的人校正人生航向,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沧州市委政法委开展“每日一提示”,创新“早安沧州·平安同行”图片微宣传,每日清晨通过各社交平台发布兼具风险提示和生活励志的“安全提示”;推行“每日一扫描”,村(社区)网格员每日对辖区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全量排查,发现简单问题现场化解,复杂问题及时上报。
沧州基层政法委员每周召开例会,对村级报送风险精准研判等级,落实管理措施;在对过往月份发案情况及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基础上,每月梳理特点、提炼规律,提前制发风险提示函,推动属地和部门超前预警、源头防范;每季度召开群众安全感专题调度会,通报情况、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真正有的放矢、推动落实。
那些难事办得“响当当”
今年5月2日,青县居民何先生报警称电动车被盗。清州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同步启动“小案快侦”机制,通过视频追踪,仅1个小时便锁定嫌疑人并追回车辆。
及时高效办好小案是对民生诉求的直接回应。沧州市公安局把“破小案 护民安”专项行动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切入点,高标准侦办入室、入宅盗窃案件,2024年全年发案率大幅下降,破案率和追赃挽损率大幅提升。
严厉打击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违法犯罪,2022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数、刑拘人数逐年下降;坚决遏制群众防范薄弱的电信网络诈骗,精心打造“数据侦查中心”,研发应用“AI智警”系统,预后被骗率大幅下降,追赃挽损率进一步提升;探索推进“网上枫桥”“行业枫桥”沧州实践,建立“解纷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导航,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大幅上升……
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问题最集中、重复提及率最高的事项,沧州市委政法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攻坚行动。
那些地方守得“稳妥妥”
“沧州是‘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相信在这里投资是正确选择。”落户沧州的某外资企业副总经理李洋对记者说。
近年来,沧州政法机关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各方来客创造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联合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构建起平安沧州的安全空间。
沧州市推动大运河沿线8个县区连线打造出8个“明珠”派出所、23个“平安示范村”、9个“平安示范社区”、27个“金牌调解室”、11个“24小时警务室”,将大运河沿线建设成为展示沧州形象的“风景带”、群众休闲娱乐的“平安带”。
针对车站码头、集贸市场、景点公园等各类人员密集、流动性高的重点部位,沧州市公安局设置多个必巡点、必巡线、必巡区和快速反应点位,大幅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针对重点行业领域,沧州市委政法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企业等“单元式”平安建设活动,以“单元安全”保障“市域安全”。
那些脚步走得“急匆匆”
在沧州市献县十五级镇活跃着一支“夕阳红”义务巡防队,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68岁,最小的也有64岁。无论严寒酷暑,这支队伍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排查安全隐患、化解邻里矛盾,成为全镇群众的“守护神”。
沧州市积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目前已有“夕阳红”义务巡逻队、“五老”帮教团、护边(船管)队等10支群防群治队伍,共计6万余人。沧州市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任务,统筹组织这些队伍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年均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3.1万余处。
沧州市还创新“专兼联动、警群共建”模式,组建由“公安巡特警或派出所民辅警+群防群治队伍”的平安巡逻队,针对不同时段、不同风险隐患开展交替巡逻,解决了公安警力不足和群众队伍经验不够的问题。
沧州市委政法委统筹相关部门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群众安全感的跨越式提升。当安全感成为市民安心发展的幸福底色,沧州这座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正以平安筑基托举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 周宵鹏 孙华敬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