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一藤丝瓜 绿满田间富农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16:0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16: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陈营村的丝瓜种植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翠绿的藤蔓如瀑布般垂挂在竹架上,鹅黄色的丝瓜花点缀其间,翡翠般的丝瓜随风轻轻摇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这藤上挂着的,可是咱庄稼人的‘金扁担’哩!”一位老农轻抚着饱满的丝瓜,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陈营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为丝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这里的丝瓜不仅品质上乘,且用途多样——鲜嫩果实可食用,丝瓜瓤能入药、做清洁工具,丝瓜籽可制种,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丝瓜满藤迎丰收 程可莹 摄

据了解,陈营村的丝瓜种植始于村民房前屋后的零星栽种,最初仅用于自家食用或少量售卖。随着市场认可度提升,村民发现“小丝瓜”蕴藏“大潜力”,逐渐萌生扩大规模的想法。村集体的牵头将分散的土地整合流转,形成标准化种植区,推动丝瓜种植从“散户经营”向“规模发展”转型。如今,成片的丝瓜田已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名片。

为确保丝瓜品质,村民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方法:从育苗选种、搭架引蔓,到浇水施肥、疏果防虫,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成熟的丝瓜带着晨露的清新,散发着自然的香气,成为陈营村的“绿色宝贝”,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我们要让这片丝瓜田成为村里更稳固的‘绿色银行’。”陈营村党支部书记牛娟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优化种植布局,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质品种,进一步提升丝瓜品相和口感,让“一根丝瓜”产生更大经济价值。(图/程可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