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扫码开空调”引争议 网约车服务标准待规范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乘坐特惠快车时遭遇司机“有偿开空调”的情况,消息引发热议。乘客、司机、平台是利益共同体,三方利益都需要保障。应多方参与、共同发力、协同治理,平衡好乘客权益、司机利益和平台收益,更好维护生命安全。

事事关心 | “扫码开空调”引争议 网约车服务标准待规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4 17: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乘坐特惠快车时遭遇司机“有偿开空调”的情况。车内张贴告示要求“如需空调扫码三元,自动开启”,并声称“特惠订单没有空调,自愿消费”。该网友表示,夏日炎热,此举极不合理。

消息传出,迅速引发热议。有支持乘客的,有理解司机的,还有人剑指平台,认为“佣金抽得太高,不想开空调的大部分是特惠单”。有司机就表示,一些特惠快车单,平台抽成高,司机到手的钱少,“如果再扣除空调成本,赚不到什么钱了。”

由此看,空调问题引发的司乘矛盾,不单单是司乘之间的矛盾,也涉及另一利益主体——平台。有网约车平台明确表示,“如果司机违规收费,乘客有权利进行投诉,平台在核实司机收费后,将给予司机扣除服务分的处罚,严重的还会封号。”

人民网发文表示,面对此类问题,除了“简单粗暴”地封号,还需考虑是否有其他破解之道。乘客、司机、平台是利益共同体。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乘客才愿意乘坐网约车,否则便会用脚投票;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司机才会从事网约车行业,否则不等平台处理便会撤离。平台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保障,否则,长期看难以为继。三方利益都需要保障,关键在如何平衡。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斌指出,治理这一乱象,不能仅仅停留在“司机找借口、乘客倒苦水”的口舌之争上,而应多方参与、共同发力。比如,北京市交通委近日启动的高温保障机制,就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他表示,网约车平台推出的“高温补贴”不能只是“画大饼”,更不能设置过于复杂的规则,使司机难以真正获得实惠。他建议,相关补贴应实现按单实时结算,特别是对“一口价”“特惠快车”等低价订单,应给予同等甚至更高的补贴力度,切实减轻司机的运营负担。

如今,针对此事,舆论场内一片热议,让民意充分“发酵”,让各方观点都得到呈现,这是好事。经过协同治理,平衡好乘客权益、司机利益和平台收益,才能让“扫码开空调”不再是炎炎夏日里的冷笑话,才能更好维护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