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以“开放包容 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在天津举行。在本次活动的“上合峰会城市主题对话”环节,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城市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城市治理与科技创新”主题分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经验和实践智慧,探讨如何以科技赋能未来创新。
俄罗斯莫斯科市对外经济和国际关系局莫斯科国际合作中心对外经济事务部顾问亚历山德拉·沃罗诺娃曾经两次访问中国,对中国在城市建设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她说,莫斯科作为俄罗斯最大城市,一直以城市治理与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市民打造绿色、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面对城市化与气候变化挑战,莫斯科优化资源利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莫斯科尤其关注中国城市在交通发展、医疗、建筑、数字技术以及创新解决方案方面的经验,相信莫斯科和中方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副所长舍尔佐德·法伊济耶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与中国及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实践表明,上合组织地区与城市层面的合作潜力巨大。他建议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深化城市间交通、能源、数字经济合作,定期举办区域合作论坛,强化工商界协作,扩大观察员国与对话伙伴国参与,进一步壮大上合“大家庭”。此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上合组织基于开放性和不结盟原则开展广泛协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持续拓展上合组织的国际联系,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东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全球南方”区域性组织加强协作。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于发展模式的转变。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表示,城市作为经济与发展要素的聚集地,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需在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间寻求平衡。智能与绿色技术提升生活质量,城市需要更新老旧基础设施,推行平衡的市政政策;确保技术可及性,通过合作制定统一标准,推广技术应用,让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天津在这方面堪称典范,充分展现了城市如何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兼顾居民切实需求。比什凯克和天津已经建立友城关系,双方有非常巨大的合作潜力,可以相互学习。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张桢分享了关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他说,中国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形成了“四大创新实践”。一是理念创新,通过“城市体验官”“城市合伙人”等机制,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提高治理效率。二是技术创新,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引领,集成物联网、大数据、AI等,打造虚实互动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三是场景创新,从用户视角整合服务,推行“一件事”集成办理。四是运营创新,建设更加绿色低碳的智慧城市,比如,天津将绿色化融入城市更新“策划、实施、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出智慧化管理与服务运营新形态,助力产、城、人融合发展。
哈萨克斯坦“欧亚世界”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波列塔耶夫表示,中国多个城市已经与中亚城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天津也与中亚国家城市开展了合作。城市之间发展伙伴关系能够使各方受益。上合组织框架下,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国家合作,也为城市开拓更广阔市场、深化经贸与人文交流提供机遇,助力区域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上合峰会城市主题对话”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主持。在讨论环节,嘉宾聚焦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围绕城市韧性建设、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展开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探讨政策对接、标准互认、资金协同的系统性建设。
“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日报社、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日报网、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承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作为全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市长对话”旨在增进国际互信友谊、深化互学互鉴,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