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警惕“私域直播”陷阱 守护老年人健康和钱袋子

近期,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协联合发布重要消费提示,揭露新型“私域直播”养生骗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务必提高警惕。

事事关心 | 警惕“私域直播”陷阱 守护老年人健康和钱袋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3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期,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协联合发布重要消费提示,揭露新型“私域直播”养生骗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务必提高警惕。

何为“私域直播”?为规避监管,不法商家常以“免费送鸡蛋”、“社区义诊”、“老年福利会”等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加微信、企业微信或者私密直播间,将其圈入所谓的“私域”空间,再打着“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的幌子,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主要套路有三:

一是打“亲情牌”、“专家牌”:频繁嘘寒问暖套近乎,安排“伪专家”坐镇,将普通保健品甚至来源不明的产品,包装成能“包治百病”、“根治高血压”、“防癌抗癌”的“神药”,并冠以“祖传秘方”、“老干部专用”等名头,极具迷惑性。

二是玩“饥饿营销”:持续制造焦虑氛围,宣称“限时秒杀”、“最后优惠”、“名额有限”,催促老人仓促下单,不给其冷静思考与核实的时间。

三是空头承诺“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看似“贴心”的承诺往往无法兑现,一旦出现问题,商家便销声匿迹,维权困难。

面对这些新套路,两部门郑重提醒老年消费者:

  • 查验资质:购买前务必查看直播间是否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核查保健食品是否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 查询真伪: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https://www.nmpa.gov.cn)查询药品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
  • 警惕诱惑:对线下“免费”活动、加群引流保持高度警惕。
  • 认清本质:保健品不能治病。切勿轻信“神效”承诺,以免延误正规治疗。
  • 正规交易:选择正规平台消费,警惕临时链接、群内私下交易。
  • 留存证据:下单时务必保存直播录屏、支付凭证、聊天记录,并索要发票或收据。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平台投诉,或者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

对于金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说到底,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老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和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实施欺诈。我们在这里也提示,大家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与提醒,别让这些藏在直播间里的“养生陷阱”,偷走了老年人的养老钱和健康。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