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中越国际联运铁路线重焕生机。随着T8701次列车从南宁站缓缓驶出,汽笛声穿透边境线,标志着这条承载两国交流期待的跨境通道正式重启。站台上中越双语的红色横幅迎风飘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重逢喜悦,为中越合作开启全新篇章。
强化交通枢纽功能,构建跨境出行黄金通道。列车以夕发朝至的运行时序,将南宁至河内的时空距离压缩至12小时内,全列均为软卧,让跨境出行变得更加舒适。其运行时间巧妙安排,节省了旅客晚上的住宿成本,尤其适合跨境旅游、经商等出行需求。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门户城市,南宁借列车复行进一步巩固交通枢纽地位,不仅实现“朝发邕城、夕至河内”的时空压缩,更以先行示范之姿为中越跨境标轨铁路联通筑基,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硬联通”迈向更高水平。
依托铁路快通模式,激活跨境产业链协同发展。随着列车的恢复,物流成本降低,运输效率提高。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生鲜产品通过铁路“快通”模式,48小时直达中国市场,订单相比停运前激增150%。这条铁轨不仅是生鲜流通的“生命线”,更成为产业链协同的“缝合线”。上游果农采摘效率提升,中游物流企业运力扩容,下游商超货架品类丰富,跨境产销链路在铁轨的震动中重新接续,为双边企业创造原料供应、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多元机遇,推动经贸合作向“深水区”迈进。同时,跨境产业链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遇,促进双边贸易再上新台阶,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优化通关服务体验,搭建跨国文化互动平台。凭祥—同登口岸的“一站式”通关服务,将出入境手续压缩至半小时内,列车内中越英三语广播实时导览,让跨国流动像城际般便捷。站台上举着相机的游客、车厢里交流学术的学者、行李架旁互赠特产的同乡——不同身份的乘客在铁轨上编织起文化交流的网络。当越南青年用中文分享河内古街故事,当中国游客向越南乘务员请教春卷做法,列车已成为文明对话的流动窗口,让中越千年文化渊源在日常交流中持续焕发生机。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的恢复开行恰逢其时。它是对过去友好合作的传承,更是对未来携手共进的展望。期待这趟列车满载着两国人民的期待与梦想,在中越之间穿梭往来,不断书写两国合作发展的新篇章,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熊文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