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28日电(记者:韩丰)5月27日,“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北部海区主题宣传活动在烟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探索海洋文化•追寻救捞印记”为主题,通过聆听海洋文化与救捞专题讲座、探访北部海区救捞发展足迹、开展先进典型访谈等形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和救捞文化的丰富内涵,追寻北部海区救捞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活动现场,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大连海事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世界航海历史研究会理事韩庆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渤海湾航海文明的深厚渊源,深入剖析了近代以来北部海区航运发展与 海上交通安全的演进历程,并结合“11.24”特大海难、“5.7”空难等重大救捞历史事件,深刻阐释了救捞事业的发展不仅承载着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更是海洋文化中坚韧与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活动中,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局史馆,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实物展陈和先进技术装备展示,重温了北部海区救捞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访谈环节,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邢思浩等9位先进典型代表, 结合自身参与应急救助、抢险打捞、重大工程建设、救捞科技创新的一线经历,深情讲述了在“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救捞精神感召下,一代代烟台救捞人爬山涉水抢滩、勇闯敢拼建功的动人故事。
本次线下展示活动是“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探索和印记”北部海区主题宣传的主要活动之一,不仅是对海洋文化与救捞发展历史的深情回眸,更是对新时代救捞事业的庄严宣示,旨在让社会公众深刻认识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感受救捞事业发展的曲折和不易,进一步提升全体救捞干部职工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凝聚精神力量。
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主办、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承办。烟台打捞局作为中国救捞在北部海区的起源地,自1974年成立以来,圆满完成“汉阴”轮打捞、“大舜”轮打捞、“5.7”空难搜救打捞、大连湾溢油清除、碧海行动、四川广元白龙湖深水救援、“光汇616”轮液体危化品泄漏事故抢险救援等应急抢险救捞任务661起,救助遇险人员3186人,打捞沉船沉物245艘件,清除油污5849吨,获救财产价值约359.8亿元,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