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满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班列从浙江义乌西站驶出,经宁波舟山港衔接中东直航航线,直达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标志着“铁海快线+中东(迪拜)快航”双快物流模式成功首发。
在这场物流革新中,铁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创新运输组织、优化服务保障、推动区域协同,实现货物“不换箱”无缝衔接,将运输时间从23天缩短至17天,降低物流成本18%,为国际物流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创新运输组织,搭建高效物流通道。铁路部门在“双快”物流模式中,以创新运输组织为突破口,精心规划运输线路,打造了一条高效的物流通道。为保障班列顺利首发,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根据货物运输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图,优化列车运行时刻,确保班列从义乌西站到宁波舟山港实现快速直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铁路成功搭建起高效的物流通道,让货物运输更加顺畅、快捷,为“双快”模式的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做法体现了铁路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运输效率,为国际物流提供优质服务的担当。
优化服务保障,提升物流运输效能。为实现货物“不换箱”无缝衔接“中东快航”,铁路部门全方位优化服务保障,贯穿货物运输的全流程。在货物集结阶段,铁路在义乌集货仓设立专门的服务站点,安排专业人员为企业提供货物安检、装箱指导等一站式服务,确保货物快速、安全入箱。在运输过程中,铁路加强对集装箱的监管,利用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实时掌握货物位置和状态,让企业能够随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安心放心。到达宁波舟山港后,铁路与港口部门紧密协作,提前做好交接准备,快速完成班列与船舶的衔接,减少货物停留时间。铁路通过优化服务保障,提升了物流运输的品质和可靠性,增强了企业对“双快”模式的信任,有力推动了“双快”物流模式的发展。
推动区域协同,深化国际物流合作。铁路在“双快”物流模式中,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国际物流合作。在国内,铁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与义乌、宁波等地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共同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难题,实现铁路运输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铁路与港口、航运企业密切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运输合力,提升整体运输效能。在国际层面,铁路借助“双快”模式,加强与中东地区铁路、港口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推动运输标准、通关流程等方面的对接,为货物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铁海快线+中东(迪拜)快航”双快物流模式的成功首发,是铁路主动作为、创新发展的成果。未来,铁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双快”模式,为国际物流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迈向新台阶。(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