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新野,绿意铺展,生机盎然。一篇《百年古楸“开口说话”》的报道,让一株历经沧桑的古树以独特视角“倾诉”百年故事,引发社会对生态保护的强烈共鸣,也揭开了新野县林长制改革赋能林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百年风雨里,我见证四季更迭,更盼望着被温柔以待……”报道中拟人化的古楸树独白,既是对岁月变迁的深情回望,也折射出生态保护的时代使命。作为森林资源的“活态文物”,古树名木承载着自然记忆与人文底蕴,其生存状态更是衡量生态质量的重要标尺。以北关小学内的百年古楸树为例,新野县依托林长制创新实施“一树一策”保护工程:村级林长牵头组建专业管护团队,联合林业专家定期开展健康体检、病虫害防治;同步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古树建立生长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如今,这株饱经风霜的古树在科学管护下重焕生机,成为林长制守护绿色遗产的鲜活注脚。
林长制的核心在于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新野县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网格化管护体系,将每一片林地、每一棵古树纳入责任版图。数据显示,自林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全县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4.38%,古树名木保护率达90%以上。更值得关注的是,新野以林长制为纽带,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挖掘古树文化资源,开发生态研学、森林旅游等特色项目,让绿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动能”,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共赢之路。
时值林业管护关键期,新野县各级林长正带领护林员深入山林,开展防火防汛、物种监测等工作,织密森林资源安全网。正如报道中所言:“古树的‘诉说’,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未来的期许。”这不仅是对林业工作者的激励,也呼唤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守护。
展望未来,新野县将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加速智慧林业建设步伐。通过引入AI识别、物联网监测等前沿技术,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同时,创新公众参与模式,推广“民间林长”“古树认养”等行动,凝聚全民护绿合力。从百年古楸的“生命守护”到全域森林的“蓬勃生长”,新野正以林长制为笔,在生态画卷上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