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青铜纹路映钢轨 天路纵横续传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4:5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5-15 14: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乘天堑云梯,走四色川青”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当动车组列车穿越横断山脉130公里的隧道群,青铜神树的光影在车窗上流转;当海拔3000米的高原站台上,藏族少女的青稞酒香与三星堆的青铜锈色交织升腾,一条钢铁动脉正将古蜀文明的密码写入当代中国的山河叙事。历时13年建设的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黄胜关段全线贯通,不仅让松潘县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更将三星堆的神秘图腾、九寨沟的瑶池碧水、黄龙的钙华彩池串珠成链,在岷江涛声里谱写出文明探秘的时代新章。

日夜坚守铸就钢铁史诗。全长22.943公里的跃龙门隧道,堪称现代版“鱼凫开国”的壮举。曾几何时,探秘三星堆文明的朝圣者,需在成都平原辗转8小时才能触及川西北的圣洁雪山。而今,建设者用三千多个日夜的坚守,破解了在“粉煤堆”上打洞的世界级难题,让成都平原的烟火市井与川西北雪山圣境完成无缝衔接,让当年松茂古道上马帮需跋涉月余的险途,如今化作车厢里的一盏茶香。

文旅动脉激活沉睡图腾。川青铁路将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发展。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纵目面具,曾见证古蜀先民“目纵通天”的宇宙观。而今,三星堆站距离沉睡五千年的古蜀遗址仅5公里之遥。这个曾让考古学家惊叹“一醒惊天下”的文明坐标,如今借力川青铁路,当藏族列车长用青初用流利普通话讲解三星堆文化的奥秘,来自上海的游客在2小时行程中完成与三千年前文明的对话。

生态匠心守护熊猫国度。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榴桐寨隧道以千米埋深实现“列车地下穿行,熊猫地上安居”的生态奇迹。建设者采用“长隧代路”策略,让130公里隧道群化作隐形丝带,既避免切割大熊猫栖息地廊道,又以封闭式声屏障将列车噪音降至30分贝以下——这比人类轻声细语还要柔和。当动车穿越德胜隧道群时,旅客或许不知头顶千米之上,岷山苍翠中川金丝猴正跃过冷杉枝头。这种“近而不进”的建设智慧,让铁路沿线95%的原始森林完好如初,更使阿坝州年空气优良天数坚守在350天高位。

未来,当列车继续向青海方向延伸,我们终将读懂,所有关于速度的奇迹,本质上都是对文明的深情回望与创新接续。我们相信,踏上这列穿越千年的“时空专线”,在雪山与平原的交响中,必将聆听到古蜀文明的新生乐章!(程家荣、丁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