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4 1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4日电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与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理论研讨会”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波,中国金融出版社资深编辑、《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责任编辑王君,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主持。

张东刚表示,新形势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既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有效破解资本市场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以其独特的视角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系统构建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框架,充分凝结了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展望的深刻思考,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理论研究树立起一道学术标杆,为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筑牢理论之基、为资本市场发展聚智,夯实学科之本、为资本市场发展聚能,广培人才之源、为资本市场发展聚力。

杨华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从证券行业视角出发,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可从“以注册制改革深化为引擎、以‘五篇大文章’为战略坐标、以高水平开放为路径、以法治化建设为基石”四个方向发力,共同驱动实现资本市场向创新服务型市场转型升级。他表示,资本市场改革永不止步,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必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性支撑。

陈波表示,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近70年来,与中国人民大学保持长期紧密合作。《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全书约350万字,收录吴晓求教授18年间的学术成果,涉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等重大议题,以及金融改革、市场开放、金融强国建设等方面的开创性见解。

吴晓求表示,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如何推进其改革与发展是重要研究主题。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决定了金融结构性的变革,资本市场定位要由融资的市场向投资的市场转变。希望《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十卷本)能够帮助社会各界更清晰地认识理解资本市场运行规律,为完善市场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理论参考,助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现代金融体系。

在专家研讨环节,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王国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瞿强等学者围绕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庄毓敏主持。

高培勇指出,十卷本梳理了诸多理论逻辑,聚焦资本市场的稳定、信心与预期问题,这与当前资本市场实践关注的重点契合。随着经济发展,预期和信心问题已成为主导资本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资本市场发展应将预期因素纳入分析、监测体系,把预期管理作为监管重点,落实到体制机制层面。当前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不仅要注重供需平衡调控,更要重视预期管理和引导,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股市、稳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李稻葵指出,资本市场作为各方利益交汇的枢纽,其培育难度远超制造业。当前,政府在资本市场领域的激励机制尚需完善,且该市场产品期限长、参与主体多、结构复杂。因此,他建议进一步强化监管的独立性、长期性、多元性与专业性,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助力其迈向世界领先水平,正如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崛起一样。最后李稻葵强调,吴晓求教授坚定追求、坚持真理和厚德为人具有感召力的精神值得学习。

丁志杰分享了他对经济理论及美国债务问题的见解。他认为理论逻辑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指导价值,能够修正实践路径,规避方向性错误。在“美国对外债务是如何形成的”演讲中,他强调,2024年高达24万亿美元的对外净债务是美国乃至全球的重大隐患,错不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而是美国滥用国际货币特权;美国需要调整没错,但错在让其他国家买单。面对全球化周期转变与中美博弈,中国需审慎应对。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