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力为对讲机产业注入新活力

“芯”动力为对讲机产业注入新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2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泉州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累计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超310个,总投资额突破1300亿元。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已落地开花,缔造出一个个“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数字产业传奇。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有“芯片”落地和对讲机产业牵手成链的精彩演绎。“泉商回归”代表性企业力同科技公司将专网通信芯片及模块等产业链高端环节从深圳引入泉州,与当地产业链快速形成研产销服务一体化,为泉州产业名片——对讲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芯动力”,助力牢牢占据全国70%的占有率。

强链补链 告别“缺芯”难题

明星产品迎“高光”时刻,然而“对讲机之乡”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泉州对讲机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迎来爆发式增长,从事对讲机及配件产销的企业超200家,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诸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开始转向数字对讲机、智能对讲机等新兴领域。

能否提高芯片的本地配套率和产能,关乎泉州对讲机产业的未来之路能走多远。

2015年,紧盯产业链薄弱环节,泉州“主动出击”,以乡情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成功吸引泉商企业——力同科技“回归”,以自主研发的“国产芯”为泉州对讲机行业补链强链,致力于解决本土对讲机企业“缺芯”难题。

“泉州专网通信产业基础雄厚,聚集了很多对讲机龙头企业。以往每月只能生产1万多部对讲机的终端厂家,导入我们的核心芯片后,每月可生产50万甚至上百万部,而且性能、品质都更加稳定。”力同科技总经理蔡东志表示,由于互补性强,落地短短几年时间,已与泉州200多家对讲机下游企业建立起紧密合作,市场占有率达到70%。

自主创“芯” 突破“卡脖子”技术

泉州的对讲机产业正处于模拟向数字快速转换的关键时期。然而,发展数字对讲机离不开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专网通信芯片和相关软件的支持。

落地泉州后,力同科技瞄准数字对讲机的广阔市场,自主研发第一代数字专网SoC芯片A6,助力泉州对讲机企业加快“模转数”步伐。紧接着,又对数字芯片进行更新迭代。2023年,第三代数字专网SoC芯片A8上市,作为一款全国产化的高性能数字芯片,从底层协议、技术架构到生产工艺,均使用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和国产制造资源。

这款芯片集成了基带、射频两大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了全面国产化、高度集成化、更具安全性三大跨越。其中,自主研发的数字对讲设备通信底层协议ADR和声码器,突破了国际专利的‘卡脖子’制约。

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泉州对讲机年销量仅为600万台,目前对讲机年销量已经实现四五千万台的爆发式增长。分析个中缘由,本土化的模拟和数字芯片方案的改进提升至为关键。

今年初,力同科技作为主编单位的《演进的数字对讲设备(ADR)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获批。随后,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发布《关于150MHz和400MHz频段对讲机频率使用管理和设备技术要求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对讲机产业的发展,为数字对讲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未来以新的数字对讲通信协议ADR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声码器构筑起的国产化技术体系,将满足多行业国产化、数字化、高安全、多场景、跨周期的深度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加速泉州对讲机产业“模转数”进程,助力泉州数字经济加速腾飞,牢牢守住国内市场,同时漂洋过海占据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图片由魏晓芳、邱和军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