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成都国际班列开行1380列,进出境货运量41.7万吨,同比增长11.4%。中老班列(成都—万象)开行量同比增长40%。(央广网)
物流枢纽,班列开行量增长见证实力跃升。成都国际班列开行量的显著增长,是成都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巩固的生动写照。一季度1380列的开行数量,宛如一条条钢铁巨龙,在成都与世界各地之间穿梭往来,让贸易的纽带更加紧密,物流的通道更加畅通无阻。中老班列(成都—万象)开行量同比增长40%,这一成绩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格外耀眼。中老班列的稳定运行,宛如一条坚韧的丝带,将成都与东南亚地区紧密相连,为双方的贸易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结合东盟贸易实际需求,加密“澜湄蓉”开行频率,推动去程家电、机器、运输设备等,回程铁矿石、钾肥、农产品等双向互通,实现了贸易的互利共赢。这不仅促进了成都与老挝等东盟国家的经济交流,更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区域合作之花在“一带一路”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企业助力,班列护航“走出去”之路。成都国际班列的稳定开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众多企业借助这一便捷通道,如展翅高飞的雄鹰,拓展了国际市场,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物流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就如同生命线一般至关重要,成都国际班列凭借其高效、便捷的服务,帮助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物流网络,成都如同一位智慧的棋手,巧妙地推动着中亚地区与世界各地的互联互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与境内外企业合作增加中亚地区还箱点、海外仓及堆场建设,构建“铁路直达 + 公铁联运”网络,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为班列装上了“风火轮”,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班列在国际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长袖善舞”。
多向发力,构建国际多式联运网络。成都国际班列不仅在中老、中欧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亚以及东向上也“多方用力”,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中欧方向“蓉欧速达”班列保持每周“去1回1”稳定开行,同步拓展“蓉欧速达”明斯克班列,实现“周周班”常态化开行,时效压缩至10天,较常态化线路时效提高30%。这一举措,如同为货物运输按下了“快进键”,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当前,成都国际班列正在积极推动建设“8大方向、20条国际干线、若干分支线路”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已辐射欧亚大陆50个国家的120个境外城市和国内30个城市,成为链接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重要贸易通道。这一网络的构建,将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国际物流枢纽地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开放发展,让成都成为连接世界的“黄金节点”。
笔者相信,随着成都在国际物流领域的持续发力,无疑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它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如同一位勇往直前的开拓者,在国际物流的广袤天地中披荆斩棘,开辟更多新的贸易通道,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必将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全球经济繁荣贡献更多的“成都智慧”和“成都力量”。(刘洋、黎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