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机器狗加入千年古建“守护联盟”,AI加速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进化

六足机器狗加入千年古建“守护联盟”,AI加速文化遗产保护技术进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4 16: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24日电(记者 马思)4月23日,“AI智慧应县木塔2.0:具身智能X数字文遗升级路径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建筑馆正式举办。会上,联想集团携手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开启智慧应县木塔项目2.0阶段,共同探索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同时,该项目成功入选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建筑遗产价值阐释创新计划”的首批课题,未来将对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发挥的效用进行更多探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所所长刘畅,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应县木塔管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杜丽君,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等嘉宾出席研讨会,并围绕文遗古建保护现代化工作展开经验分享与前瞻讨论。

据介绍,联想集团携手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率先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场景。依托项目第一阶段专业数据积累,双方共同升级打造“智慧应县木塔2.0”技术方案,试点性地将联想自研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与应县木塔保护工作相结合,执行包括智能扫描建模、景区安全巡逻等在内的守塔工作。

联想自研具身智能六足机器狗在应县木塔“执行任务”

以具身智能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突破,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像具身智能这样前沿技术的引入,正在为我们打开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全新可能。比如,智能监测、机器人巡检等创新应用,让我们能够以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在致辞中表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时,保护文物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清华这样的高校、像联想这样的企业投身其中,用创新技术为文物事业注入新的动能。”

应县木塔管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杜丽君进一步肯定了智慧应县木塔系列项目的价值,“一年前,我们联合合作伙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联想集团,共同发布落地了木塔孪生体。一年后的今天,‘AI智慧木塔’的升级,让我们再次目睹了科技与文保深度融合的曙光,尤其是具身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的引入,既是保护手段的革新,更是文旅融合的突破。”

启动于 2023 年的“智慧应县木塔”项目,是联想集团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项目。这一阶段,联想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发布完成了项目成果1.0 ——首款基于空间计算AIGC技术研发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此次升级的“智慧应县木塔2.0”技术方案,联想集团携手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具身智能技术系统,完成了对应县木塔藻井结构的高精度三维数字化建模,为深入分析木塔数据、推演历史痕迹、研究保护方案提供了更加全面、多维的基础支撑。

据悉,该方案集成了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传感系统和仿生运动控制等前沿科技,通过机器狗搭载的智能3D视觉系统,在非接触状态下实现了毫米级的文物细节还原。此外,具身智能系统还赋予机器狗自主环境感知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在复杂地形中的稳定移动和扫描拍摄。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重建模型研究机构可进行时序分析,通过对比历次扫描数据,AI算法能自动检测木材形变、漆层脱落等细微变化,为预防性保护提供量化依据。

上述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AI与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古建筑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所所长刘畅在分享中说道,“木塔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动用‘三甲医院’的力量来救治,很高兴今天我们又迎来了联想六足机器狗这位新‘医师’,期待具身智能技术能够在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我们一线保护工作者提供更多助力。”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毛世杰表示,智慧应县木塔2.0项目升级不仅代表着具身智能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融合,更是对“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科技助力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使命的有力践行,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联想集团持续投入AI 、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心与决心。

接下来,双方还计划将保护对象拓展至类型更广泛的中国建筑遗产。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在发言中对具身智能的应用提出了期待。“下一步,我们将与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联想集团一起,深入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建筑遗产的勘察测绘、巡查监测、价值阐释等保护实践领域中的研究,希望该技术能够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科技支撑的作用。”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