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金凤区 课后特色课程让学习更快乐

宁夏金凤区 课后特色课程让学习更快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6 13: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学会了用这些材料做出各种东西,红高粱课可有意思了”!

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二小学的课后服务课堂上,五年级学生杨诗雅正专注地用高粱杆和麦秆制作着农家小院模型。

音乐教室里,学生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认真练习手风琴、口琴、大鼓等乐器基本。

“以前放学就回家写作业,现在能学自己喜欢的课程,感觉特别充实!现在我能自信地给爸爸妈妈表演了!”三年级学生苏梓豪骄傲地说。这些都是该校落实“双减”政策,创新开展课后服务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金凤区第二小学严格按照“5+2”课后服务模式,坚持“学业巩固+全面发展”双轨并行。在学业辅导方面,实施分层教学,注重思维引导;在素质拓展方面,则联合社会资源,开设30余门特色课程,内容涵盖传统体育、《红高粱》非遗文化、说学爱享等。丰富的课程设置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为保障课后服务成效,学校还建立了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定期举办课程成果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成长。据金凤区第二小学副校长沈艳玲介绍,为确保课后服务质量,学校每学期都会以开展兴趣问卷、班会讨论调查等形式,精准调研学生需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设计课程内容。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精准评估。该校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家长满意度持续上升。未来,学校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计划将课程内容延伸到AI人工智能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据了解,金凤区属初中7所,小学30所,在校生58172人。高效开展课后服务,学生需求有效满足。根据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双方自愿为原则,积极推进“5+2”课后服务模式,确保课后服务与正常上下班时间有效衔接。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目前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实施“1+X”课时分配模式,第一时段完成作业和答疑辅导,第二时段组织综合素养拓展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设置衍纸画、砂纸画、水墨画、黑白创意画、舞蹈、合唱、口风琴、韵律操、flash动画等百余种素养课程,增长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