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11日电 美国商业内幕网(Business Insider)6日刊文称,仅仅一年前,美国好莱坞还沉浸在“挺到2025”的乐观情绪之中,期待着在流媒体平台收缩开支之后迎来复苏。然而,2025年刚过去三个月,残酷的现实便将希望击碎。除了制作量持续萎缩等困境,近期美国政府胡乱挥舞的“关税大棒”更令本土影视业“雪上加霜”。
文章指出,关税不仅会削弱经济,还导致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消费者支出和广告减少。在经济低迷时期,人们会直接减少在娱乐上的消费,比如少去几次迪士尼乐园,减少影院观影或看现场演出的次数,连流媒体的订阅量也会变少。
毕马威美国(KPMG US)媒体行业顾问斯科特·珀迪(Scott Purdy)指出:“所有人都在畅想复苏,认为2025年原本会是增长的一年,但关税阴影正在吞噬好莱坞的增长前景。”
文章称,现实情况早已让好莱坞深感不安。一位真人秀制片人哀叹“太糟糕了”,另一位娱乐行业律师用“恐惧蔓延”来形容目前好莱坞的氛围。这位律师以素有“行业风向标”之称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为例指出,电影节之外的电影票房表现不佳。
来自安培分析(Ampere Analysis)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美国的剧集订单同比骤降20%,只有390部。此前该公司预测,包括网飞、亚马逊、迪士尼在内的主要好莱坞影视公司今年的总制作支出将与以往持平。但目前来看,情况显然不乐观。
此外,根据英国电影行业数据分析公司“高尔街”(Gower Street Analytics)最新的预测,2025年美国国内票房预期已从97亿美元下调至95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缺乏票房大爆的作品。这份针对此前预测做出修订的数据显示,尽管较2024年增长了8%,但比疫情之前三年的平均值仍下降了17%。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也在报道中提到,多位美国影视行业人士就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发出警告,称此举将加剧本已遭受疫情和罢工重创的美国电影业困境。
中国国家电影局发言人10日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并表示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援引行业专家给出的数据称,美国电影平均有约10%的票房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另据雅虎新闻网(Yahoo News)报道,“高尔街”的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23年以77亿美元票房贡献了全球23%的份额。
对此,美国独立电影发行商加州影业(California Pictures)执行副总裁莫妮可·怀特(Monique White)表示,失去中国市场将迫使美国制片方缩减预算,进而影响之后的制作。她指出:“如果没有了来自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也发生同样的情况,(美国电影的)制作预算势必遭到进一步挤压。”
Benchmark分析师麦克·希基(Mike Hickey)也表示,整个美国娱乐业对此深感担忧。此外,尽管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报道称美国电影近年来在华受欢迎程度已持续下降,但法新社认为,中国规模庞大的市场意味着,即便失去有限的市场准入,对美国电影公司来说也是打击。
(编译:高琳琳 编辑:陈丹妮 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