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2025年甘肃省思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纪念广场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全省联动的创新形式,在兰州、张掖、白银、庆阳、陇南五地同步铺开五条主题示范线路,围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两当兵变、兰州战役、高台血战、会宁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展开。
启动仪式当天,全省2500余名青少年通过徒步拉练、红歌联唱、党史竞答、祭奠瞻仰等沉浸式实践活动,在行走的课堂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甘肃农业大学学生赵雨茗在参加完兰州线拉练后表示:"作为国旗护卫队成员,我们每周用军姿丈量时光、用正步镌刻信仰。今天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传承英烈精神不仅是铭记历史的责任,更应成为激励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精神火炬。"这位大学生动情地说,自己将以国旗为信仰坐标,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求知路上的奋进力量。
西北师大附中团委书记王明江认为,这种具象化的教育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当孩子们用脚步丈量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时,红色种子已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将勇于前行。
示范线路行进期间,线上同步推出了大型网络思政课《永远不会忘记》,邀请党史专家和思政名师连线示范线路活动现场、讲述党史故事、分享德育案例,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群体,有力提升思政教育质效。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公安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四部门共同举办,从3月25日至4月5日,甘肃各地将依托82家红色纪念设施和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86条红色线路,组织青少年学生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共情共鸣中深植心灵土壤。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马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