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开设《人工智能导论》 为全校本科生开展AI通识教育

北航开设《人工智能导论》 为全校本科生开展AI通识教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8 21: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28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学校"数智赋能年"行动号召,2025年春季学期,北航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通识必修课。

《人工智能导论》由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波教授牵头论证建设,吴文峻教授担任跨学院跨学科教学单元主责负责人负责教学实施,标志着北航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深度布局与创新突破。课程自2023年底启动筹备工作,历经系统性调研与多轮迭代。2024年3月,学院组织跨学科专家团队完成首版教学大纲论证,构建覆盖人工智能全知识链的课程体系。

2025年春季学期,伴随自主编撰的《人工智能基础——从理论到实践》教材正式出版,课程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级学生开放,成为全校首门跨学院跨学科教学单元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学院联合计算机学院、北航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院系的55名教师组成授课团队,经过报名、筛选与教学培训,确保师资力量的专业性与跨学科融合能力,助力学生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创新应用的跃迁。

北航教务部部长钱政表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日常教学环节。开展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人工智能导论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核心技术,培养人工智能思维,提升运用人工智能工具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由24学时理论和16学时实验构成。其中,理论教学涵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大语言模型等关键技术原理,融合脑神经科学认知基础与AI安全伦理研讨。实验教学则针对不同学科大类分层设计:例如,文科通过基于贝叶斯的新闻文本分类、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译工具等案例分析理解技术应用,理工科侧重智能算法实现、自动驾驶策略生成等工程实践。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