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白蚁、蚂蚁和蚯蚓是土壤健康“好帮手”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2-14 1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日报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龙跃梅 通讯员朱嘉豪)13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生态学院教授储诚进团队研究显示,白蚁、蚂蚁和蚯蚓等土壤无脊椎动物具有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和促进作物产量的生态系统功能,对促进全球元素循环、物质降解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白蚁、蚂蚁和蚯蚓等土壤无脊椎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多个生态系统中。它们通过土壤扰动产生蚁丘、泥被或蚯蚓粪等独特生物构造,在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我们历时1年,搜集筛选出来自全球6个大洲的1047篇相关文献,从中提取12975条数据记录进行荟萃分析。”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博士后巫东豪介绍。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尺度上,白蚁、蚂蚁和蚯蚓的土壤活动均可以显著提升土壤碳、氮、磷、钾、钙、钠、镁等主要养分含量,还能提升土壤电导率、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生物量以及植物生物量等多个指标。

目前,全球土壤无脊椎动物正面临“无声的灭绝”,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土壤无脊椎动物数量锐减,而相应的调查和保护却严重不足。“我们的研究表明,保护土壤无脊椎动物,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暖,促进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储诚进说。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