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说:深耕 IP 潜力,打造“超级符号”

山葵说:深耕 IP 潜力,打造“超级符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3 16: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消费者对于高质量文化娱乐内容的渴望日益强烈,与此同时,各企业也愈发注重品牌塑造以及商业价值提升,在供需两端的强劲驱动下,IP行业市场规模一路高歌猛进。

放眼餐饮市场的一众IP类型里,形象IP脱颖而出,成为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点、拉进与消费者距离、培育品牌忠诚度的核心利器。此行业大势下,融合烤肉品牌 “山葵说” 精心打造的IP形象“小葵”,也凭借独特魅力,在竞争激烈的 IP 市场中崭露头角,开启了属于它的品牌IP新征程。

“小葵”IP形象设计:以山葵为灵感,萌化与创新并重

小葵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山葵说”核心产品-山葵进行设计的,在保留山葵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进行一系列简化与创新。

首先是形象本体的萌化。从视觉设计元素来看,小葵的主体颜色采用了品牌色“山葵绿”,从山葵本体提取的色块,不仅最大限度的贴近山葵实物,更传递出热情洋溢、积极向上的感受;形象塑造方面,我们摒弃了复杂繁琐的造型,采用圆润流畅的线条,既符合现代简约的审美趋势,更赋予了小葵极高的辨识度。通过萌化处理,小葵的形象更加可爱动人,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是形态设计的多元化。小葵最典型的姿势是“蹲坐”,由山葵在泥土中扎根生长的形态演化而成。除此之外,小葵还拥有多种姿态,如欢快的跳跃、张大嘴巴抬腿、骑行、拖着行李箱旅行等,丰富的动作表现与小葵IP形象的灵活性、适应性完美契合,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品牌形象IP:品牌个性的生动载体

对于“山葵说”来说,IP是所传达意义的载体。“山葵说”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以及不断创新的理念外化到了IP形象“小葵”之中。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与品牌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两者共同构成了品牌独特的文化体系。

“人设”一直被认为是为打造品牌IP的核心点。小葵不像玲娜贝尔等迪士尼系列IP,是民众自发塑造的、带有强烈的粉丝经济色彩的IP形象,它的故事拥有自己本身的一套价值观。这种由品牌作为主要讲述者的特点,使小葵形象的人格化和鲜明化特征得以突出。

“小葵”IP 形象所展现出的积极探索精神,正是品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未知,每一次迈步都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接触小葵的朋友,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勇敢前行的力量。小葵不仅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倡导了一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山葵说”品牌负责人认为:“品牌IP通过圈层化,可以更有效地触达目标用户,形成品牌社群。‘小葵’虽然是动漫形象,但是行为举止和个性特点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这使品牌自然融入年轻用户圈层,与年轻人同频共振。IP通过创造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情感体验,帮助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形成对品牌的认同,进而促进品牌忠诚度的构建。当消费者将品牌IP视为自我表达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更愿意分享品牌故事,参与品牌活动,甚至成为品牌的自发推广者。”

“山葵说”品牌IP应用实例

在门店用餐过程中,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各式各样的小葵。这些小葵或以跃然墙面装饰上,或以可爱的玩偶姿态坐在角落的展示架上,甚至被巧妙地藏进桌面图案和餐具细节之中:桌贴,点餐贴,纸质菜单,台卡......无处不在地传递着品牌的欢乐与温馨。这是品牌标准化的门店IP展示输出,也是品牌与小葵紧密相连最浅层的表现。

小葵的出场还远远不止这些。在新媒体创意营销方面,小葵成为品牌代言人,用视频、图文等形式展示特色菜品、分享日常生活点滴,促进品牌形象进一步立体;在线下推广方面,品牌宣传海报、环商圈广告等全部运用了小葵的元素......不仅如此,“山葵说”还打造了以 IP 形象为主题的周边,包括山葵包包、冰箱贴、手机支架等,还设置了各种有趣的互动体验区,增强了IP互动体验的同时,也让“山葵说”的形象更加鲜活、贴近人心。

在各大品牌建设超级IP的今天,“山葵说”深知持续更新 IP 形象的重要性,将着力把“小葵”打造成为极具价值的可多维开发“超级符号”。未来,“山葵说”将不断挖掘 IP 形象的潜力,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趋势,对 IP 形象进行优化和创新。例如,推出更多与 IP 形象相关的衍生产品、丰富品牌故事、拓展盲盒等领域,让 IP 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同时,品牌将继续深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通过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小葵”成为了解“山葵说”品牌的窗口,让“山葵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新鲜感和竞争力。(图片由孔繁婧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