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光芒耀新程,革命精神永传承

遵义光芒耀新程,革命精神永传承

来源:鲁网 2024-09-02 16: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探索红色革命足迹,追寻长征记忆,切实落实好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8月15日,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砥砺黔行队赴贵州省遵义市开展“青春长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采取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人们对长征精神的了解情况,并且深入遵义会址周边居民家里开展访谈活动,探索红色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中领悟遵义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延续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领悟红色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新阶段。安财学子实地参访遵义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以一件件文物为切口,重新回溯遵义会议,

实践团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的参观者遵义会议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中重新了解遵义会议,参观文物过程中团队成员彼此交流心得,探讨遵义会议精神在今天的表现形式。在参观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纪念馆内有许多年纪较大的志愿者,询问讲解员才知道,原来当地这些人只要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当义工,遵义会议精神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顺利结束了纪念馆的参观。

图为团队成员参访遵义会议纪念馆。 李巡阳 供图

红色问卷调查,获悉传承现状

当代人们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了解程度,是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传承最直接的体现。安财学子满怀探索的期待,对来参观遵义会址的游客、附近居民、工作人员发放问卷。

实践团队打印了足够多的问卷,首先来到遵义会址,与参观的游客进行交流,获悉他们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了解情况,例如为何会来此旅游、遵义会议精神是什么等。由于来此参观的游客对遵义会址、遵义会议精神都充满了极强的兴趣,团队进展较为顺利,吸引了周围的许多游客,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伟大意义。经过采访得知,来此旅游的大多游客对遵义会议精神都能耳熟能详,后续团队将扩大采访范围。团队成员认真整理好每位受访者的交谈信息,并认真做好记录。

图为团队成员在发放调查问卷。李巡阳 供图

入户访谈居民,洞悉旅游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居民增收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发展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许多红色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安财学子们深入基层一线居民家中,通过实际走访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探究红色旅游对他们生活发展的带动作用。

走进居民家中,当地居民十分好客,热情招待了团队成员。在提及遵义会议成为红色旅游景点以来自己生活变化的时候,阿姨表示:“在遵义会址没有成为旅游景点以前,一直被当地政府保护,遵义只有出名度,没有人流量,成为景点之后,人流量多起来,变得热闹,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提升,生活越来越好。”团队成员做好记录后又前往了多个居民家中,有在当地做生意的,也有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外红色旅游带来的经济福利已经落实到了每户家庭中。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居民。李巡阳 供图

遵义光芒耀新程,革命精神永传承。此次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砥砺黔行队借助“青春长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悟遵义会议精神,宣传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努力做到坚持理想信念共建辉煌未来。

图为团队合影留念。李巡阳 供图

(通讯员 李巡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