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式开始盾构掘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2 14: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9-02 14: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1日,在济南市黄河北岸,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式开始盾构掘进,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

穿越黄河之旅。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践行“携河北跨”战略,跨越黄河天堑的交通设施密度不断增加。此次盾构始发的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穿越黄河和沿线多条公路,全长5755米,其中盾构段长约3290米,将与在建G309互通立交相衔接,打通济南市黄河两岸交通大动脉。

为了保障这条世界最大水下盾构隧道顺利建设,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量身打造了“钢铁巨兽”“山河号”盾构机。该设备刀盘直径17.5米,相当于6层楼高,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等先进技术和超前地质预报、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盾构机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较常规盾构机,17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的系统集成更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系数呈几何式增长。”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表示,盾构开挖面积达到240平方米,每环管片足有12块,拼装风险更大、时间更长,精准度也更难控制。

得益于超大开挖直径,隧道采用单洞双层构造,可实现上下各3车道双向通车。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周祥介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应用,可有效节省城市地下空间,预计节约15%的投资成本,同时,隧道单层净高4.2米,可满足通行公交、消防及救援车辆要求,极大提高通行能力。

此外,为了保护黄河两岸生态环境,项目团队坚持“绿色施工”的理念,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压滤设备,开展压滤尾水无害化及梯级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使废浆处理方量能够满足每天的推进需求,也将为我国大型穿越黄河隧道泥浆尾水处置难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方案。

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是构建南北向跨黄河的大通道之一,建成后,将助力济南黄河两岸互联互通,有力推进黄河北岸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刘福昌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