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多用,多元利用再“生金”

一棚多用,多元利用再“生金”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20 17: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5日,在新宁县高桥镇低坪村,伴随着晚稻插秧工作的全面告捷,本应进入农家“挂锄修犁”的休整期,但新宁县欣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在该村的育苗大棚内却别有一番生机。烤烟育苗户王征荣佝偻着身子,把手伸进鱼苗养殖池内,细心试探温度。在完成烤烟育苗和晚稻育秧后,这座大棚实现了一年间的第三次利用,再次“生金”。

(图为育苗池养殖鱼苗)

“合作社跟我们说,在晚稻育秧结束和烤烟育苗开始的空档期,育苗户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育苗大棚进行多元化综合利用,增加点收入。这不,我今年在育苗大棚内喂养了14个池子的鱼苗,每个养殖池有100尾左右,几个月下来,一个养殖池就能有上千元的收入哩!利用育苗大棚养殖鱼苗,也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既方便又省心。”14时30分,正值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大棚内更是炎热,汗水顺着王征荣的皱纹流下,只见他用搭在肩上的起球毛巾狠狠往脸上抹了一把汗,露出一口与黝黑的皮肤格格不入的大白牙。

“一旦找到了综合利用土地的‘发力点’,就要及时帮助种植户按下增收的‘快进键’。我们要把这些土地‘唤醒’,让土地‘转起来’、设施‘用起来’、产业‘火起来’、种植户‘富起来’,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和产业配套设施多元化综合利用。”新宁县欣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蒋艳波表示。

(图为育苗工场育晚稻秧苗)

大胆探索、攻坚克难,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帮扶合作社运作、烟农主体”的辅业增收运作模式,这是新宁县为提高当地土地和设施利用率,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迈出的坚实一步。

与此同时,在丰田乡堆子田村,新宁县欣旺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另一个育苗工厂内,有着另一番景象。

走进大棚,满眼绿意,一行行瓜果蔬菜,散发着诱人的芳香。部分成熟的,被采摘下来,装箱进行售卖。棚里棚外充满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多亏听了合作社的建议,今年我在育完烟苗后不久,就在大棚里种上了西瓜,西瓜生长期短、易管理,重要的是不愁销路,效益还是很可观的。”烤烟种植户孙华宝在瓜藤中寻找,揪下一个西瓜,热情招呼忙着干活的村民,“现在棚里的西瓜已经进入收获尾季,待重新整理好土地后,我琢磨着还要接着种点应季的蔬菜。”

(图为育苗工场种植西瓜)

“种植户缺技术我们就去外请技术人才,缺工人我们就和村干部沟通协调,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让种植户多条腿走路。”蒋艳波介绍,合作社希望通过一批种植户示范,带动周边更多的种植户加入进来,让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得到广泛推广。

目前,新宁县共有28座烤烟育苗大棚,已有15座实现综合利用,主要用于西瓜种植、水产养殖、育秧苗、蔬菜种植等,产生经济效益近30万元,帮助30户农户发展第二产业,真正打好了土地综合利用“组合拳”,实现了“主业+辅业”共同增收。

除烤烟育苗大棚之外,新宁县也在逐步探索与烤烟相关的其他农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

“烤房是烟叶烘烤的重要工具,但是集中使用时间不长,在非烤烟的时间里,将空闲烤房用来烘干稻谷、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能够提高空闲烤房的使用率,实现 ‘一房’多用。”蒋艳波表示,将坚持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提倡的“以棚养棚、以房养房、以机养机”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后续管护,确保设施持续发挥效益,物尽其用促增收。(通讯员:梁鹏程、罗柔)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