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贵阳白云区描绘美好生活“实景图”

逐“绿”前行!贵阳白云区描绘美好生活“实景图”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14 18: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空湛蓝如洗,空气清新;花朵竞相开放,绿树成荫;湖水晶莹剔透,鸟儿啼鸣……夏日时节,漫步贵阳市白云区,人们向往的“天蓝、地绿、水清”在这里变成了美好生活的实景图,生态绿意融入大街小巷,转角就能遇见幸福。

近年来,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的白云区围绕“产业新城 品质白云”发展愿景,聚焦“增绿、降碳、节能、环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曾经的“铝城”成为如今的“绿城”。

七彩湖公园湿地公园

守好山水“富矿” 提质绿色治理

水波折射出清亮的光,空气里弥漫着花草香,游人漫步廊桥栈道,欣赏着白云区七彩湖湿地公园不同角度的美景。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漂满浮萍的臭水塘。

“原来水面经常漂起五颜六色的垃圾,大家就戏称为‘七彩湖’,那时味道臭得很,我们都要绕道走。”在蓝天白云小区住了10多年的张春香感慨说,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一个老工业区,白云区政府对生态非常重视,通过污水处理和环境整治后,七彩湖焕然一新,“现在我们走出家门口就进了公园,幸福感得到大大提升!”

七彩湖公园是基于市民关注的水环境治理项目而建的生态湿地公园。据了解,七彩湖属麦架河支流高山河上游,位于白云区艳山红镇白云村,流域面积约5.14平方公里,随着附近小区、商铺、人口越来越密集,截污管道等配套设施年久失修,造成污水蔓延至内湖,致使藻类滋生,成为城市的黑臭水体。

2017年,白云区制定了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引流补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举措,七彩湖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到2018年,项目治理工作完成。2019年,一座湖水清澈干净、景观美丽宜人、配套建设完善的七彩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七彩湖从一潭臭水变成一湖碧波,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的好去处。

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形成。走进位于白云经开区的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只见道路两旁整齐的绿化带,规划有序的厂房排布紧凑,干净整洁的车间内,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一片繁忙。

与此同时,厂区还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有效治理各类工业废物。在废水治理上,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在废气治理上,实现超低排放;在废渣治理上,严格执行固废、危废管理制度,分类收集、分类管理、规范处置。

据介绍,公司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以低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设计和项目建设,从绿色原材料应用、工艺绿色化设计、先进装备使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发力,在绿色工厂建设上已基本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产品绿色化,实现了对汽车制造业的绿色化升级。

泉湖公园

依托生态禀赋 彰显绿色宜居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从抬眼见绿的宜居城区,到山水相融的和美乡村,无论身处城市公园还是置身山林郊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早已融入白云区每个人的心中。

“这些年,小区越来越干净,公园越来越多,天蓝水清,鸟语萦绕,生活在白云区,我感到很幸福。”喜欢徒步的李梅说,平时她都自觉做好垃圾分类,让绿色低碳融入生活,周末她经常和朋友相约,沿着白云城区的景观带,到泉湖公园、七彩湖公园、马鞍山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畅快游玩。

靛山村“暮光森林”烧烤露营地

在拥有森林资源1万多亩的白云区沙文镇靛山村,一到夏天就成为市民避暑出游的好去处。前来“暮光森林”打卡的人们闭眼深呼吸,沉浸在天然氧吧里,静下心接受自然的洗礼;越野爱好者们来到绿动越野基地,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感受速度与激情……

“我们围绕户外运动、休闲度假进行产业布局,盘活闲置农房,打造乡村旅居产业示范点,将生态发展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靛山村党支部书记董正邦说,多年前村里以采矿为主,现在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以村民集体入股的方式,将遗留的矿坑变身越野赛道,发展绿动越野山地体验,未来还将山顶的空地建设成为滑翔伞训练基地,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大林村龙头山野生药物园

而在被评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的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大林村,聚焦野生中草药资源,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明确了以中医药康养研学游为主要方向的发展思路,以此带动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品销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贵阳市白云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全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9.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空气优良率达99.2%,森林覆盖率达46.16%,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申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