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周口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全市数字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全市数字检察提升专项行动。两级院分管数字检察工作副检察长、各业务部门及技术信息部门全体干警参加,市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宗永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川汇区院、淮阳区院、商水县院、郸城县院、太康县院、项城市院、鹿邑县院就本地12个优秀自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汇报演示,市院第一至第十一检察部负责人就演示模型进行点评并就本条线数字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作发言。
会议指出,全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坚持“小切口、小成本、多拿来、重应用”,全市两级院真抓实干、积极作为,通过使用省院推广及立项模型、引入外地优秀模型、探索自建模型,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办案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模型运用实践,检察官已逐步树立大数据办案思维,掌握了建模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建模能力。各条线在大数据法律监督办案、办案团队建设、专项活动上都开始探索、发力,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会议认为,要深刻把握数字检察工作的战略意义,数字检察是新质生产力在检察法律监督领域的代表,是法律监督的一场“革命”,是检察履职创新的必由之路,要把深化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工作,增强数字检察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紧迫感。各基层院“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党组要定期听取数字检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各业务部门要发挥好“业务主导”作用,主动认领任务积极探索应用,善于将案件信息转化为数字思维,以数字思维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数字办要及时准确把握政策,协调沟通统筹推进;技术信息处要全力做好技术支撑。两级院数字办、业务条线之间要强化上下联动、横向沟通,形成全市“一盘棋”合力推进局面。
会议强调,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提升数字检察模型建用质效。坚持“建用并举”,聚焦“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强化对诉讼活动的制约监督,围绕民生、社会公共利益等重点领域,找准监督点,推动特色模型选育应用。要坚持“小切口”构建。在构建法律监督模型过程中,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将模型建立立足于日常办案的切实需要,尽可能的归纳、运用好检察办案系统内生数据,将数据效益实现最大化。要坚持“多拿来”应用。最高检、省院都已上线运行建模平台,并发布了优秀模型,全市要结合办案实际,把“重在应用”作为工作落脚点,将平台上现有成熟模型落地应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选择实用、好用的模型,用活、用好大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办案实效。数字办要抓紧谋划,优中选优,对符合上架最高检建模平台的自建模型,积极筹备争取上架。要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各业务条线要充分发挥好周口办案大市特色,紧抓机遇,抓应用,提高办案质效,精心培育出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数字检察典型案例,在检察监督履职提质增效的同时,不断推动数字检察工作更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
会议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开至各基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