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秸秆回收再利用 让“包袱”变“财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1 16:2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1 16: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在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各村的刚收割过的田地里,一辆辆大型打捆机、抓草机等在田间来回穿梭,把秸秆收拾得干干净净,运输车把一个个打好的秸秆捆装车运走,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

图为运输车辆正在将田地里打包好的秸秆捆装运走。

“歪子镇是全县粮食生产先进县,2024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8万亩,预计产生秸秆2.2万吨,目前,我镇肉牛存栏量在15000头左右,一头牛每年需要消耗秸秆2吨左右,年消耗秸秆3万吨左右,秸秆饲料如果从外地购买,价格每吨800元左右,如果在本地进行秸秆饲料收储,一吨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每吨成本至少降低500元,仅此一项可为全镇养殖户节省饲料成本约1000余万元,这也为歪子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歪子镇宣传委员刘梦豪说道。

图为歪子镇肉牛

近年来,歪子镇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大面积养殖、秸秆再加工、饲料到牧场”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实现无缝对接的同时,彻底解决秸秆处理难题,把昔日的“生态包袱”,变成了农民眼中的“黄金财富”。(图片/杜明 武启梦 刘梦豪)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