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为期40天的2024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日均发送1208.9万人次,其中2月17日发送旅客1606.7万人次,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春运,属于中国人独有的温暖。“春运”二字首次出现在媒体上是1954年,自此,春运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重磅民生话题。从慢悠悠的绿皮车到日行千里的复兴号,70年里,春运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变。
曾经的春运路,是纸质车票,是一眼望不到的长队。1954年,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2300万人次。闷罐车、彻夜等候的抢票队伍、人头攒动的火车站、摇晃的车厢……这是春运最初的模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运逐渐发生了变化。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4.5万公里,“人外人,山外山”,“彻夜排队购票”“上车被挤掉鞋”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春运记忆。春运早已不再是拥挤、艰辛的代名词,而是从容、惬意的象征。春运70年,他乡与故乡之间的往返奔赴,映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如今的春运路,是电子客票,是“动动手指”。七十年间,“路”越来越舒适、温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铁路12306系统,高峰期每秒出票1000张;上海虹桥,春运高峰时段一分钟有1000名旅客“刷脸”刷证进站;贵南高铁通车,早上南宁吃老友粉,中午就能到贵阳品酸汤鱼;大连樱桃、山东草莓、内蒙古牛羊肉,生鲜物流坐上高铁专列,手里不再拎着大包小包,回家之路变得更加轻松……2024年春运,中国铁路的强大运输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给足“最忙”春运底气,绘就出“流动中国”繁荣发展的壮美图景,让民众心中升腾起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浓烈。
春运70年,从2000万到4.84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生动的展示。春运变迁仍在继续,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相信,铁路部门会以春运70年为起点,乘势而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文\叶依竹、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