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车”上奏响的“振兴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31 10:5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31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往返于贵阳与玉屏之间的5640/39次绿皮火车上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慢车村晚”。演出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沿途的站点和村寨,向全国观众展现出喜庆祥和的苗乡侗寨新气象。

“慢车村晚”唱响乡村发展新风貌。1997年,5640/39次绿皮火车第一次缓缓穿行在贵州东部的苗乡侗寨,为沿途1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带来了希望与活力。沿线的村民乘着小慢车探亲、访友、求学、赶集、就医,甚至直接在车上买卖,慢火车变成了热闹的“移动集市”。年复一年,慢火车一趟又一趟地带出了属于大山的特色农产品,带回了属于乡村的发展新动力。“慢车村晚”上一曲又一曲的少数民族歌曲,唱出的是这些年乡村发展的新风貌。

“慢车村晚”舞出乡村文化新篇章。2023年,“村BA”、“村超”等乡村活动蹿入大众视野,成功让“村”文化火出圈。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搭配上现代体育运动,碰撞出的是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新篇章。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乘着慢火车欣赏沿路的自然风景,感受苗乡侗寨的特色文化。慢火车上的“村晚”更是再一次让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慢车村晚”上一支又一支少数民族舞蹈,舞出的是未来乡村文化新乐曲。

“慢车村晚”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慢火车经历风雨、驶过岁月,承载沿线居民的希望开进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下,慢火车经过不断发展,由原来单一的交通工具变成了热闹集市,再变为农文旅景区,到如今蜕变成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大舞台。一次又一次地蝶变是因为国家对于乡村振兴注入的源源动能,是沿线民众为建设美丽家乡付出的滴滴汗水。“慢车村晚”上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展现出的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5640/39次“慢火车”依旧缓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带着沿线村民的殷殷期盼,载着老百姓的美妙歌声,一路生花,在贵州的大山里跑出了一条属于苗乡侗寨人民的崛起之路、幸福之路。(文/阳丽丽、黄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