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到来五谷丰,万亩高粱别样红。近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焦岗村,一望无际的大片高粱色泽红亮,籽粒饱满,厚重粗壮整齐排列在秋意浓浓的原野上。高粱丰收的喜悦画面映红了田间地头,也映红了群众的笑脸。
“今年我们村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600多亩用来种高粱,全部使用大型机械种植,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产量,并且与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协议,不必为销不出去担心。”焦岗村村民焦爱重乐呵呵地说道。
焦爱重所说的合作社是新野县振华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专门从事专业化种植和新技术应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前高庙乡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依靠党员干部,流转闲置土地从事规模化种植。通过免费提供红高粱种子、培训种植技术、政府担保签订收购保护价等方式,引导农户发展订单高粱,主动对接合作社,推动村级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股龙头企业”,建立“双绑”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合作社通过配套建设仓储、物流、烘干等基础设施,整合集体经营的相关产业、项目,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让广大农民在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中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实施机械化种植和社会化服务,加大对农户种植补贴力度,统一发放种子,统一收购高粱,减少劳动力,增加农户收入。
“我今年承包了300余亩地种高粱,全部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估计今年能收入20多万元。”徐寨村村民徐宾宇说。
据徐宾宇介绍,刚开始,对种植高粱技术,他一窍不通,在家人的劝说下,参加了乡政府组织举办的“红高粱种植技术”培训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劳动技能知识辅导培训,使他眼前一亮,种植面积从才开始的几亩到几十亩,一直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亩,徐宾宇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和技术指导员。至目前,该乡种植的2万亩红缨子高粱已即将成熟收获,按照最低收购价2.4元/斤测算,亩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
红缨子高粱的成功种植,已带动王庄、溧河铺、施庵等乡镇发展种植5万余亩,且价格稳定,售粮款也有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红高粱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大支农惠农服务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前高庙乡乡长张明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