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进一步推进危房改造,助力乡村振兴,6月27日至7月3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砼心予民暖人心,实干笃行促振兴”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县镇开展传承红色文化、民生民俗走访调查、用电消防知识宣讲、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房屋建筑改造等活动。
一、寻访将军故里,传承红色精神。
唤起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6月27日至28日,实践团先后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里、西河古村落和郑维山将军故里等地进行参观。在这两天里,“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处处埋忠骨”是让实践团的成员感悟最深刻的句子,这片红色的土地培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世世代代守卫着这片土地,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感染着无数的后辈青年。参观革命遗迹,听英雄故事,与老区群众座谈交流,为这次实践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开拓者,实践团的成员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锤炼党性,刻苦学习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许世友将军雕像前进行入党誓词宣誓
二、推进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来到田铺乡河铺村支部,同村委代表进行“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田铺乡河铺村”问答活动,在会议期间,村委代表与土交学院带队老师就当地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了解到田铺乡地广人稀、山地较多且农业基础薄弱,所以下一步将朝着全域旅游的方向发展红色特色旅游,在会议最后王支书表达了对本次实践团成员给予的深切厚望,也祝各位青年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能有所悟、有所得。通过对田铺乡情况的了解,实践团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发展红色旅游必要性,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百年党史不仅写在典籍史册里,也鲜活于中原大地的丰富的红色资里。
图为实践团同田铺村支书进行会议现场
三、深入基层走访,助推乡村振兴
正所谓“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事情的源泉”,6月29日上午,实践团再次来到田铺乡河铺村。这次实践团的各个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切实感受农民劳作的艰辛和不易,在周围几亩地的田间种植着花生、茶树、西瓜和桃树等多种农作物,和在田间耕种的农民一样,实践团所有成员在烈日的炙烤下清除着盘绕作物的杂草,每完成一块田地的任务所带来的满足感都是无法言说的。河铺村地广人稀,在这里几乎只能看到埋头耕种的老人,这也让实践团更深刻的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缺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是制约“三农”发展的关键,只有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有奔头,让农民增收致富才能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田间除草
29日下午,实践团通过同村支部交涉,聚集了村内的大部分中小学生,为他们进行暑期消防知识的集中宣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为方便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实践团成员还进行入户调查,并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村民走访
四、探寻振兴发展巨变
6月30日,实践团在革命老区寻找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足迹。上午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和河南城建学院团委先后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在这里实践团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束,了解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
图为土交实践团与团委在鄂豫皖苏区展馆前合影
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作为青年学生就是要传承这些精神,将这些红色精神、红色信念转变为前进的动力,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如今的新县就是最好证明。
下午实践团来到田蒲大湾,走进这个传统的古村落,引入眼帘的是村前的小河潺潺流过,村落和周围的山、水、梯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照片墙上展示着田蒲大湾前后变化的对比,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今的田蒲大湾的村民的生活同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板挺的更直了,日子过的更好了,不仅村中老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也有更多的年轻人返乡投身于家乡的建设。
图为实践团在田蒲大湾进行合影留念
五、推进危房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7月2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信阳罗山县竹竿镇,在调研乡村振兴战略下所惠及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沿路途中,遇到一家过八旬的夫妻家中,由于他们子女子孙常年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陪伴,他们深爱居住几十年的故土,不愿意搬离这里。实践团为他们带了一些日常的吃食和用品,了解老人家中情况,与他们耐心的交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与日俱增的空巢老人也是需要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青年学生负有不可懈怠的责任。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王奶奶谈心交流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王奶奶老伴在菜地做农活
实践团发现老人所居住房屋的实际情况,在改建时并没有对老人的自建房进行大规模的整改,但考虑到老屋时间久远,且建造时受资金限制,还是需要实践团结合专业知识能力,对两间自建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并进行房屋测量、数据检测和记录,结合BIM技术制定最终改建方案。无论是进行多户还是单户的危房排查,整个团队都在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炎阳炙人,却磨不灭实践团成员们的热情,以具体行动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态,记录危房改建带给农村的新风貌,真切的领悟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自建房进行测量
六、献礼七一建党、展现青春风采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旅途终点,迎来建党的第102周年,为庆贺建党节,实践团来到了作为全国工农红军四大出发地之一的罗山县何家冲,开展红色教育培训,了解红二十五军的成长史和长征史。为更好的传承红色经典、发扬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故事,实践团以拍摄红色宣传视频的方式,希望能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英雄的故事传向更远地方。追寻着先烈的足迹,团队从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纪念碑的广场出发,首先来到何氏祠进行参观,沿着红军长征步道进行探索,最终停在百年银杏树下,将一路所感所悟所见所得凝聚在文字中娓娓道来。浸润大别山精神,让红军故事走向千家万户是团队的首要目的,唯有深刻理解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才能以更坚强意志,更执着的追求,走好乡村振兴的道路。
图为实践团在银杏树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