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属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简称杭高院)举行。本次推介会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经信局、杭州市国资委、西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杭高院承办,8家市属高校以及西湖区科学技术局协办。
杭州市属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推介会现场
开幕式上,邵雪荣出席并致辞,王建宇应邀作《科技成果如何走出“象牙塔”进入产业化》主题报告,11个重大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顺利完成签约;科技成果展中,来自9所市属高校的210件优质科技成果齐齐亮相,杭高院展出了36项重大科研成果,13项优秀产业化成果,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的研究生双创项目;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环节中,杭高院共有2项优质项目参加。
王建宇作主题报告
王建宇在主题报告中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转化价值低及制度层面的问题,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转化方式已发生变迁,要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层面的政策优势,构建各要素高效配置的科技转化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才能让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过去三年,杭高院在科研、人才和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实现较快突破,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道路,出台一系列更加灵活的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带着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搭建“引进来、走出去”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联合成立院企技术创新平台,依托HIAS科创园,输出有针对性的全要素科技解决方案。该报告引起现场高校、企业嘉宾热烈反响。
重大科创平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签约
活动现场,杭高院的“DOBI重建算法优化”和“SY-1非制冷红外相机电路与FPGA图像处理软件开发”两个项目顺利完成签约。“DOBI重建算法优化”项目通过图像分析和处理、算法模型设计开发及优化提升等方式,提高DOT重建精度,提高基于读片法则的乳腺癌分类准确率;“SY-1非制冷红外相机电路与FPGA图像处理软件开发”项目主要为星载红外多光谱相机提供硬件电路设计、调试与FPGA软件开发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非制冷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集成在电路中,使载荷具备星上图像增强的实时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载荷对目标探测的时效性。据悉,本次推介会签约项目总金额达1788万元,较上届推介会实现签约金额翻番。
王建宇向罗卫红介绍杭高院重大科研成果
科技成果展中,杭高院展出了空间站用窄线宽激光器和空间飞秒光梳(2022年度“浙江十大科技事件”)、人体营养与代谢研究平台、Nature期刊论文等36项重大科研成果,多参量红外气体传感器、微牛级霍尔推进器、即用即配的RNA递送平台等13项优秀产业化成果,2022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金奖、2023首都“挑战杯”金奖等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的研究生双创项目,覆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
科技成果推介路演
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现场,杭高院“光谱视觉-多维光学智能感知技术”“多参量气体监测云平台”2个优质项目和其他7个市属高校推荐的优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推介路演,展示市属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促进成果与产业的对接。
罗卫红、邵雪荣共同为“杭州市属高校技术转移转化联盟”揭牌
本次推介会还举办了“杭州市属高校技术转移转化联盟”(简称联盟)揭牌、“杭州市属高校线上科技成果库”(简称成果库)发布等仪式。联盟由杭州市教育局发起成立,9所市属高校共同参与,是一个由杭州市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基础较好的高校、机构广泛参与的非营利性联合组织,旨在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主体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导向,加强相关主体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杭州市属高校健康发展。成果库由杭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杭高院进行整体建设,依托杭州人才科创数智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将科技成果、专家资源与企业需求进行线上匹配,搭建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的高效对接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即日起至7月31日,成果库将重点推介210件优质科技成果。
“杭州市属高校线上科技成果库”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