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猛禽救助中心6月接救91只猛禽

6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一共接收到91只猛禽,其中大部分为雏幼鸟。专业的猛禽康复师在对它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必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正陆续选择城市公园、郊区等合适的地点将健康状况良好的幼鸟放飞。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6月接救91只猛禽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7-05 14: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5日电(记者 闫东洁)6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一共接收到91只猛禽,其中大部分为雏幼鸟。专业的猛禽康复师在对它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必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正陆续选择城市公园、郊区等合适的地点将健康状况良好的幼鸟放飞。

北京市内生活着几十种猛禽。猛禽即掠食性鸟类,对维持环境健康、生态平衡以及控制鼠害、虫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复师周蕾介绍说,猛禽可分为鹰形目、鸮形目和隼形目。除了鹰、雕等大型猛禽以外,有些猛禽的身型比较小,比如红角鸮、红隼等,也是在城市里面比较常见的,红隼甚至会在空调外机上筑巢。

周蕾说:“五、六月是猛禽的育雏季节,学习飞行是猛禽幼鸟的必经成长阶段。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接到比较多的求助电话,如果确认需要救助的是猛禽,我们就会去把它们接回来。”

目前,所有种类的猛禽在我国都是二级及以上保护动物。比如,北京市内最常见的红隼是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近年来,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和人类开发活动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受非法饲养的驱使,针对猛禽的盗猎、走私和贸易直接威胁到猛禽的野外种群。北京猛禽中心成立于2001年,在过去20多年间,一共接收救治过5800多只猛禽。

康复师检查短趾雕翅膀的伤口

周蕾介绍说,猛禽中心接收了猛禽后,会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然后根据幼鸟不同个体的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或补充营养,然后进行和康复训练,在通过了飞行等综合评估后,就会进行放飞。

当前,北京猛禽中心的室外鸟舍、市内笼舍中一共收留着80多只猛禽,大部分都是幼鸟。每天,猛禽康复师周蕾和她的同事们会将需要诊治的猛禽带到医疗室,进行健康状况检查治疗。

周蕾说“猛禽的体重是检测的主要健康指标之一,体重的升降可以体现猛禽是否在正常进食、恢复健康等。其它的检查根据猛禽的实际状况也包含血检、X光等。”

康复师周蕾检查一只短趾雕的健康状况
康复师检查一直红脚鸮的健康状况

她介绍说,猛禽的身体结构轻盈,视觉和听觉极其敏锐,它们的喙呈勾形,爪尖锐锋利、抓握强劲,接触猛禽的时候需要小心被抓伤(遵循专业操作流程以避免受伤)。

“猛禽不能装进笼子里,笼子会让它们的翅膀受伤,所以我们的救助箱都是带孔的,而不是鸟笼子。有的市民不了解猛禽的这个特点,如果捡到了猛禽放进笼子,可能就会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她建议爱鸟人士,如果发现幼鸟,要及时联系救助机构,不要自行投喂、捕捉甚至拿回家喂养,“因为猛禽都是保护动物,私人驯养是违法的”。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