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苏湿地城市|走进“湿”意常熟,感受诗意之美

5 月 26 日,"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 " 采访活动走进常熟,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沉浸式体验常熟湿地的魅力风光,看到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现实图景。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走进“湿”意常熟,感受诗意之美

来源:现代快报+ 2023-05-27 17: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常熟是我国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湿地总面积达 29921.61 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为 18553.05 公顷。4000 多个湿地错落有致,如同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常熟版图上,其中,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和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最亮眼的存在。5 月 26 日," 行走江苏湿地城市 " 采访活动走进常熟,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沉浸式体验常熟湿地的魅力风光,看到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现实图景。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 GEP 与 GDP 双丰收

撑一叶摇橹竹筏,清风拂过,芦苇摆动,一眼望去,远处白鹭蹁跹。走进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往公园深处走去,只见大大小小七个水塘,像层层过滤的筛子,将原本浑浊的水体变成了藻荇交横、鱼儿嬉戏的清澈水源。这是沙家浜湿地管理方联合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开展的湿地修复项目—— " 多塘活水链 "。与传统尾水湿地工艺不同,活水链通过改造和连通七个小水塘,构建了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以此来达到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净化的目的。据介绍,活水链日处理水量可以达到 500 方,年处理水量达到 18.25 万方。

目前,公园内的野生鸟类记录已达到 157 种,比试点建设前增加了 88 种;植物记录则是达到了 720 种,对比 2013 年新增了 180 种。沙家浜借着如此丰富广袤的湿地资源,将特有的农渔文化、民俗文化、红色研学等与生态文化进行创新融合,在实现生态保护、完善生态系统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数据显示,2021 年沙家浜镇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 217.85 亿元,同时,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沙家浜镇 GDP 增加到 81.28 亿元,实现 GEP 与 GDP 的双丰收。

讲好历史故事,展现人文与生态俱佳的魅力

尚湖位于常熟市城西,与虞山相映,相传因姜尚太公避纣曾隐居在此垂钓而得名。十里青山半入城,万亩碧波涌西门,一山一湖为古城平添了千种风情。

在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湿地遍布,鸥鹭翔飞,一年四季有近百种禽鸟栖息。以尚湖主体水面为核心,园内建立了以荷香洲、钓鱼渚、桃花岛等七个自然景观为主,植物造景为辅的洲、岛,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独特的景观之下,是尚湖丰富的生物种类。尚湖现有树木 2 万余株,花卉 80 多种,鱼虾蟹贝 90 多种,鸟类 89 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中华秋沙鸭、黑鹳、白鹳、天鹅、鸳鸯等,成为鸟禽乐园。

不仅如此,尚湖的湿地更多了一份历史人文气息,姜尚文化馆、纪念钱谦益与柳如是的拂水山庄等人文景点,总是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研学。据史料记载,虞山尚湖历来是吴地书画家驻足留连之处,著名画家黄公望、倪瓒、沈周、文徵明等皆有传神之笔绘之。

如今的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集生态、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景区,并以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了江南旅游度假基地。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