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费观察:金融力量助燃首都消费热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5-17 08:48
2023-05-17 08: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经济回暖春风劲吹,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正当其时。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北京消费市场气贯长虹,餐饮、旅游景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五一”消费数据显示,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46.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498.9万人次,同比增长76.5%。在这些亮眼数字的背后,少不了与居民消费紧密相连的行业力量。

如何使消费热潮持续升温?近期,由平安银行信用卡打造的 “平安有礼 北京优选”惠民促消费活动正在首都如火如荼地进行,丰富的持卡优惠、高质量金融服务双管齐下,为北京消费热的回潮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516153124.jpg

  为北京消费注入活力“橙”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紧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在扩内需方面,“消费”是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仁不让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的当下,“消费”已毋庸置疑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一环。

提振消费需求,金融的作用不可缺少,发挥金融力量激发消费活力,平安银行信用卡以实际行动走在前面。

作为居民消费热力值最高的场景之一,商圈是消费活力复苏的风向标和主场。北京市商务局在4月发布的《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持续发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年行动方案》中指出,今年北京将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

在把握商圈消费发展的契机和需求的基础上,平安信用卡致力于打造便民生活圈。京城消费活力蓬勃迸发之时,一抹独特的平安“橙”在北京商圈悄然登场。

微信图片_20230516153137.png

为给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平安信用卡精选了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汉光百货、新世界百货(崇文店)等北京市民喜爱的核心商圈,联合中国银联推出了“商圈购物满1000减118”优惠,为持卡用户提供诚意满满的优惠体验。

不仅如此,平安信用卡还推出了北京用户专享的“8元咖啡”“8元观影”等爆款福利,以及 “海淘88”“携程去哪儿最高满减258”等一系列全国可享的主题优惠活动。在消费需求苏醒,但部分市民钱包还未恢复丰满的背景下,平安信用卡这一系列“橙”意满满的优惠活动精准触及北京以中青年为主的消费群体在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等领域复苏性的需求,为京城火热的消费气氛加热助燃,注入新动能。

在丰富多彩的优惠活动之余,平安信用卡也深知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促活消费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期间,平安银行美国运通Safari卡向北京客户限量发行特邀版本,并为北京客户提供专属福利优惠,其中包括首年年费优免等多项高端商旅尊享权益。

“在北京用平安Safari卡,就是‘顺福瑞’。”通过传递讲礼、有面儿、局气的老北京“京气神儿”,以及各类北京本地特色优惠活动,平安信用卡唤醒消费者对北京的亲切感、归属感。让消费者的心热起来,也让消费欲望热起来,为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成“京橙”之美,信用卡促消费有新意

随着信用卡开卡量接近饱和,信用卡行业从“跑马圈地”的增量时代步入“精耕细作”的存量时代,增量促活成为信用卡业务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越来越复杂的行业背景下,有人疑惑,信用卡激发消费活力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面对种种挑战,平安信用卡这轮别开生面的“京味儿”营销依然交出了不俗的答卷。

今年来,随着淄博等城市凭借自身特色“出圈”,城市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底蕴正成为营销传播的重要资源。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更是拥有独具一格的地域底蕴和文化。如何结合城市特点布局在京发展战略?平安信用卡“在地化营销”的思路与当前热点趋势不谋而合。

微信图片_20230516153141.jpg

平安银行信用卡特邀获得过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导演席然操刀TVC《没事儿,这儿有平安》,将观众瞬间带入了浓浓的老北京氛围中。在平安看来,“没事儿”这句口头禅代表了北京人的仗义和热情,让客户的美好生活“真没事儿”是平安的追求,而在消费复苏的背景下,用金融服务满足市民需求,释放消费活力则是平安信用卡保障客户美好生活的切实行动。

作为南方起家的大型银行,平安银行本轮对北京文化的把握不可谓不精准。通过推出Safari卡北京特邀版本,打造京韵十足的TVC等,平安信用卡加速走近北京客户的生活场景,融入地域文化,拉近与北京市民的心理距离,在让消费变得更有"feel"的同时,也塑造着平安亲民务实的品牌形象。

此外,结合北京“演艺之都”的称号,平安信用卡全程冠名、大道文化出品、著名喜剧艺术家陈佩斯导演并领衔主演的戏台三部曲之《惊梦》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上演,收获观众一致叫好。这也是平安银行结合城市特点,引领“金融+文化”合作潮流的缩影之一。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平安信用卡将金融服务与城市文化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城市独特精神风貌、扩大城市影响力,也是提高信用卡对客户吸引力、赢得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平安信用卡“一城一策”,因城制宜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不仅让市场看到了平安信用卡的活力,也将为信用卡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增量促活的借鉴。

传承与创新,惠民金融体现平安温度

“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金融助力打造消费复苏示范区。”从平安银行信用卡满足市民需求,助力消费复苏的“橙”意中,既能看出平安集团把握时势的求变意识,也能看到平安一贯不变的“金融为民”初心。

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体,金融机构承担责任不仅体现在表面的公益慈善,更体现在利用金融工具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惠民金融,推动金融为民。”尽管时势变迁,平安集团自1988年成立以来就秉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初心,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望平安35年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也是其不断满足社会对金融需要,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实践历程。

然而,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周期,平安集团并未止步不前,而是不断与时俱进,丰富“金融为民”理念的内涵。去年,随着居民养老成为热门话题,平安集团发布“专业创造价值”的新价值文化体系,提出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服务。今年,在全国大力促消费的背景下,平安银行信用卡又积极布局消费场景,为助推消费热拾柴添薪。

随着本轮惠民促消费活动热闹进行,平安银行信用卡“金融为民”的底色正在北京缓缓铺开,不仅标志着平安银行“北上”战略更进一程,也与北京2023年消费复苏的进程交相辉映。

从平安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只有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环环相扣,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在一个个“金融为民”的生动实践下,截至2022年底,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近7000万张,业务覆盖全国29个省市,100多个城市,并在加速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与创新、求变与不变之间,平安银行信用卡助力消费热和平安集团服务社会民生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平安银行将持续承担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以高质量服务,推动消费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完善,为经济发展加热助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