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版画中的红旗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06 12: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4-06 12: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清明节,是红旗渠通水58周年纪念日。我们把创作的红旗渠版画,敬献给红旗渠建设者。我们一定当好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人,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弘扬光大红旗渠精神!”4月4日,林州市西街学校版画社团的学生手捧亲手创作的红旗渠版画,同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站在一起庄严宣誓。

学生在创作红旗渠版画

张买江给学生上体验课,讲述当年修渠经历,介绍修渠土法创新,示范抡锤打钎。学生给张买江刻绘《担水》《守望》肖像版画。张买江给学生写下寄语:“什么是丰碑?红旗渠就是丰碑!同学们,今天来你们学校上课,看到你们创作的红旗渠版画作品,我很高兴。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的传家宝,希望你们把红旗渠版画作品推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讲好红旗渠的故事。”

把对红旗渠的爱刻在版画中,学生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就在今年3月31日,河南省青少年阅读接力活动在新乡市第十中学正式启动。林州市西街学校的红旗渠版画作品在现场展出,引来点赞无数。

据了解,林州市西街学校的版画社团成立于2020年,是由原来的美术兴趣小组演变而来的。从成立到现在,共有100多名学生在兴趣小组学习雕刻版画。学生热爱家乡的红旗渠,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红旗渠十大工程》《林州五部曲》系列版画作品,宣传红旗渠精神。

为了给版画作品注入精气神,孩子们还走访李改云等多位红旗渠特等劳模,聆听修渠故事,感悟奉献精神,并向他们赠送版画《铁姑娘》《姐妹同力》。88岁的李改云连声称赞:“孩子们把红旗渠人刻活了,把红旗渠刻进了心里!”

林州市西街学校校长王浩亮介绍道,学校开辟红旗渠版画长廊,全部以学生作品呈现,分为红旗渠工程、修渠场景、修渠人物三部分。通过不断补充、完善学生创意作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课间,这里人气很旺,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这里驻足观看,在自己的作品前,讲一段红旗渠的故事。在别人作品前,学习创作过程。交流分享中,个个跃跃欲试,精神内化悄然发生。

去年,《红旗渠是怎样修成的》一书创作团队为图书寻找插图时,从安阳市教育局公众号上看到西街学校学生的版画作品后,认为最为合适,并将学生的作品作为该书特色插图。该书共收录了20余名学生的作品。该书的出版单位文心出版社社长田明旺说:“孩子们的笔触尽管稚嫩,但依然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编辑们介绍,孩子们用刻刀一笔一笔地刻下他们对红旗渠的热爱,这些作品也是孩子们送给前辈们最好、最珍贵的一份礼物。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用刻刀再现红旗渠修渠史,唤醒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红旗渠。

刀笔稳健赋神韵,红旗渠精神有传人。西街学校学生正在刻绘100位修渠人和50个修渠故事,筹备六年级版画毕业汇报展,编写《版画中的红旗渠》少儿画册,开发烙画、农耕文化等特色课程。借助孩子们感兴趣的载体,寓教于乐,让红旗渠精神植入孩子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