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人民法院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部署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10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人民法院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努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杨临萍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将坚决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自觉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融入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新时代环境司法理念,切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人民法院将强化服务国家区域、流域发展战略,强化服务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重大部署,护航美丽中国建设。”她说,“人民法院将贯彻落实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依法审理涉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整治等案件,依法严惩偷排废水,跨域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突出犯罪,完善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等新型案件裁判规则,当好生态卫士,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此外,人民法院还将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服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保障,并强化气候变化司法应对,运用多样化气候变化应对司法措施,积极回应气候变化广泛关切。”她补充说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将“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将“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以环境司法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深入推进环境司法改革,大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升我国环境资源司法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其中刑事案件16.7万件、民事案件88万件、行政案件24.6万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

杨临萍告诉记者,五年来,我国环境资源裁判规则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基本建成。

据她介绍,过去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环境公益诉讼、森林资源民事纠纷等司法解释9部,出台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意见等司法政策文件12部,发布指导性案例33件、典型案例20批234件,构建起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环境资源裁判规则体系。“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以预防性、惩罚性司法措施及时有力保护生态环境,还立足审判实践经验总结,积极参与民法典、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重大立法工程,推动绿色原则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完善。”杨临萍说。

五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案件,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进程。同时,各地法院还探索创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多种环境资源审判独有的裁判执行方式,建设一批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为不同类型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提供全方位修复选项。

在这些标志性案件中,“云南绿孔雀案”,即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联合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典型案例。在向记者介绍该案时,杨临萍表示,它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法院坚持生态优先、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审判理念,以及贯彻风险预防和落实最严法治的审判原则。

为加快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牵头指导全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目前,全国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或组织2426个。各地法院根据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和环境资源案件特点,探索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有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杨临萍表示,五年来,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领域积累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推进环境资源审判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司法裁判回应民生关切,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惩治力度,让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她补充说道。

(曹音)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