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如今,航天员队伍逐渐成长壮大,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航天员扬帆起航逐梦九天。
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见证航天员成长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也是中国人首次飞上太空的第20个年头。作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对首飞经历历历在目,他说这是中国人迈向太空的第一步,更是整个载人工程全线迈出的伟大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实际上对于我当时飞行来讲,短短的一天时间,每一个片段对我来讲都是非常难忘的。比如当我们真的是第一时间能够去从舷窗看看外边的时候,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震撼。因为那个时候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从这个视角去看的时候,我觉得他可能不单单是我自己,真的是代表了一个民族或者是全国人民去看。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这么精彩的一些片段,才有现在我们取得的这种辉煌成就,这种成就我想它反映了不是一个人去执行任务,也不是一个团队,更多的是一个工程或者国家的支撑。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如今,已经有十艘载人飞船、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与此同时,中国也走出了一条自主培养与选拔航天员之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应该说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从无到有,都是从最早地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成长起来的,逐步成长、逐步成熟。从航天员本身训练这个角度也是这样的。从最初我们一线的科学家、我们的工程师来上课,到现在成系统的理论教育,航天技术的训练到体能训练到心理训练等,都有了专业的队伍很规范地按照大纲来实施,应该说我们整个的培训更加科学,更加规划规范。
2023年飞行任务乘组已完成选拔
根据任务规划,今后中国航天员将常态化值守空间站,每批航天员任务期为6个月,今年还将有2批6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这六名航天员的选拔工作目前已经完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大家知道咱们空间站去年建成之后,从空间站工程来讲,它进入了一个运营期,或者说常态化飞行。我们现在就制定了一个选拔的方案,在任务前一年到一年半就会选拔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和他的备份的航天员,现在我们基本上采取了两次任务一起选拔,再选拔备份的梯队,这样有利于我们的训练和备份互相衔接,一次任务一次任务地叠加。所以大家也可以想象,我们现在肯定是已经选拔出了我们的今年的执行任务的乘组以及备份,这样有利于整个任务的执行。
杨利伟介绍,未来中国航天员的分工将越来越多元化,选拔的来源、种类和标准也进行了不小的调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从最初我们第一批航天员选拔来自空军的飞行员,到现在我们的航天员不单单来自飞行员,还有来自地方的大专院校、大学,还有来自科研机构,还有工程部门以及科学院,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我们第四批的航天员,还要面对港澳,这样从航天员的来源上也发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从种类上,除了我们的驾驶员到工程师,还有载荷专家,现在我们的标准、训练的规章制度都进入了成熟期或者说应用期。当然我们工程现在也转入了空间站的运营期。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接下来工程总体将全面实施载人登月探测工程。
航天员陈冬: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之付出。我也很幸运,能够把自己的精力、体力、智力投入载人航天工程,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我觉得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去探索更深的太空,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星球就是我们下一个目标,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家园。